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办于1958年,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医学和特色文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位列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985工程、211工程。中科大现有30个学院(学部),含7个科教融合学院;设有苏州高等研究院、上海研究院、北京研究院、先进技术研究院等。科大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官网查看>> 大学高校 公办大学 学校简介 分数线 招生简章 科学研究 热门专业 文化传统 著名校友 历史沿革 校园风光 双一流 中国985工程 中国211工程 九校联盟 全国985大学名单 全国副部级高校名单 中国九校联盟大学名单 中国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十大名校 全国211大学名单 全国研究生院校名单 2023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 全国重点大学名单 全国一本大学名单 中国生物科学类专业十大名校 中国数学专业十大名校 中国计算机类专业十大名校 中国天文学专业十大名校 2023年中国十大名牌大学 全国本科院校名单 中国物理学类专业十大名校 中国化学类专业十大名校 中国十大科研机构 中国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十大名校 中国大气科学专业十大高校 中国信息安全专业十大名校 合肥市十大名校排行榜 中国安全工程专业十大名校 中国统计学专业十大名校 中国通信工程专业十大名校 安徽省985大学名单 中国211大学十大名校 中央部属高校名单 中国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十大名校 中国环境科学与工程十大名校 全国综合类211大学名单 中国软件工程专业十大名校 2011计划高校名单 合肥市大学名单 中国应用物理学专业十大名校排行 全国综合类大学名单 中国文科类专业最强的高校 中国地质学类专业十大高校 中国生物技术专业十大名校 安徽省211大学名单 合肥最大的十所大学 安徽最大的十所大学 安徽十大名校排行榜 安徽省大学名单 中国材料物理专业十大名校 华东五校联盟 安徽省一本大学院校名单 环太平洋大学联盟名单 安徽十大最美大学排行榜 安徽省本科院校名单 安徽省重点大学名单 中国材料化学专业十大名校 2021CNUR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 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十大名校 2022泰晤士中国大学排行前十名 合肥市公立大学名单 2023年全国最新科技大学名单 中国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十大名校 安徽综合实力最强的十大高校 国内十大最委屈大学盘点 2023中国十大科技大学排行 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学校名单 全国公办大学名单 理科生考研十大人气大学 中国十大公办大学排行榜 全国985工程十大名校排行榜 安徽省公立大学名单 安徽省内录取分数线最高的十所高校 中国十大最强的理工专业高校 2022年安徽双一流大学名单 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十大名校 2020年泰晤士亚洲大学排行榜前十名 全国理科最难考的十所大学 2022年高校专项计划高校名单 2020年泰晤士中国大学排行榜前十名 2019泰晤士中国大学排名前十名 2021年泰晤士中国大学排行榜前十名 2022年强基计划试点高校名单 2019泰晤士亚洲大学排名前十名 共约79个榜单 基本信息 创建时间:1958年 院校隶属:中国科学院 院校分类:综合类 学校校训:红专并进 理实交融 学校类型:普通高等院校 学校代码:10358 学历层次:本科层次 办学性质:公办大学 所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金寨路96号 分校与校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金寨路96号 学校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医学、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理工科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于1958年9月在北京创建,郭沫若任首任校长。这是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办的红色大学,是为“两弹一星”事业而建立的大学,她的创办被称为“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建校后,中国科学院实施“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高起点、宽口径培养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的尖端科技人才,汇集了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赵忠尧、郭永怀、赵九章、贝时璋等一批著名科学家,建校第二年即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


1970年初,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1978年以来,学校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一系列具有创新精神和前瞻意识的教育改革措施,创办少年班、首建研究生院、建设国家大科学工程、面向世界开放办学等,成为国家高质量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国家首批实施“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大学之一。2017年9月,学校入选全国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共有11个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建校以来,学校坚持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校训,敢为人先,锐意进取,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截至2022年7月,学校有31个学院(学部),含8个科教融合学院;设有苏州高等研究院、上海研究院、北京研究院、先进技术研究院、国际金融研究院、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分数线 2022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各省录取分数线
大学名称 省份 科类 年份 录取批次 招生类型 最低分/最低位次 省控线 专业组 选科要求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北京市 综合 2022 本科批 普通类 673/1018 425 (01) 物理必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天津市 综合 2022 本科批A段 普通类 697/- 463 (1) 物理必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河北省 物理类 2022 本科批 普通类 657/401 43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河北省 物理类 2022 本科提前批B段 国家专项计划 637/1689 43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山西省 理科 2022 本科一批A段 普通类 642/358 498
注:
1.录取分数线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仅供参考。请考生及家长同时参阅各省招生部门公布资料。
2.录取分数在个别省份不同年度稍有波动,建议考生及家长整体查看近三年录取数据。
加载更多 招生简章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3年本科招生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和教育部有关规定,贯彻教育部“依法治招”工作要求,结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招生工作实际,特制订本章程。

第二条 学校名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金寨路96号。上级主管部门:中国科学院。办学性质:国家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一所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医学、管理和特色人文的理工科大学。

第三条 颁发证书:在规定的年限内达到所在专业毕业要求者,颁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校学位授予有关规定者,颁发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证书。

第四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招生工作将全面贯彻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综合衡量考生德、智、体、美、劳,择优录取。

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五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组建招生委员会,成立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由校党委书记、校长共同担任组长,下设本科招生工作组。

第六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招生办公室作为学校的常设工作机构,负责学校本科招生的日常工作。其职责是:

1.严格执行教育部有关招生工作的政策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考试机构的补充规定和实施细则;

2.按照教育部下达的年度招生计划及有关规定编制分地区、分专业招生来源计划,制订学校招生章程;

3.开展招生宣传、咨询服务工作,向考生和家长介绍本校情况和招生政策;

4.客观、公正地完成招生录取工作,并负责协调和处理录取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5.履行高校招生信息公开相应职责;

6.配合学校有关部门对录取的新生进行复查;

7.完成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交办的其它工作。

第七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招生工作在学校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下进行。

第三章 招生计划及录取

第八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招生录取工作受教育部统一领导,按照“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原则,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考试机构的组织下开展本校招生录取工作。

第九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面向全国招生,根据国家政策要求,着力促进区域、城乡入学机会公平,优化生源结构,统筹考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考生人数和生源质量、各专业就业情况等因素,确定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分专业招生计划,报教育部备案后由各省招生考试机构向社会公布。

第十条 我校预留计划不超过年度招生计划总数的1%,使用时坚持规范有序、质量优先的原则,须经招生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的本科招生工作组集体讨论通过,主要用于调节各地统考上线生源的不平衡及解决同分数考生的录取。

第十一条 录取原则如下:

1.根据各省级招办提供的投档成绩(含省级招办确认的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调阅考生档案。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20%以内。2.按照进档考生的实考分和专业志愿安排考生录取专业,各专业志愿之间没有分数级差。在实考分相同的情况下,优先录取有政策加分者,相关科目分数比较顺序为:数学、理综、语文、外语;在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的省(直辖市),相关科目分数比较顺序为:数学、物理、语文、外语、另两门选考科目成绩之和。在专业招生规模允许的范围内,学校将根据考生专业志愿情况适度调整专业招生计划安排。

3.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未完成的计划将征集志愿。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在第一志愿考生生源不足的情况下,将按照考生实考分数由高到低择优录取非第一志愿考生,直至完成来源计划;若符合条件的非第一志愿考生生源仍不足,将征集志愿。征集志愿仍不足,则将剩余计划调剂到其他生源充足的省份。

4.录取时,往届生和应届生一视同仁;我校所有招生专业无男女生比例限制,对考生高考外语语种不作限制。

5.我校保送生、强基计划、高校专项计划(“自强计划”)、少年班(含少年班“创新试点班”)、综合评价录取等特殊类型招生项目,依据教育部有关文件制订细化的相关招生办法。

6.体检标准按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执行。

7.在内蒙古自治区实行“分数清”录取规则。

第四章 附则

第十二条 新生入学后,按照国家和学校有关规定进行入学资格复查。复查不合格的学生,依据招生工作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三条 我校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及安徽省物价局核定标准收取学费和住宿费。学费4800元/每学年,住宿费1000元/每学年。各学科类介绍,奖、贷、助、补、免等助学政策见学校2023年招生简章。

第十四条 我校本科招生网站:http://zsb.ustc.edu.cn,咨询电话:0551-63602553、63602563、63602559、63602779,传真:0551-63603222,微信公众号:ustczsb。监督举报电话:0551-63602591。

第十五条 我校不委托任何中介机构或个人进行招生录取工作,不收取国家规定外的任何费用。假借我校名义开展招生培训、招生宣传等活动的机构或个人,我校保留依法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第十六条 本章程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 本章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原招生章程同时废止。

本章更新于2023年6月,最新章程以官网为准。

科学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致力于科学前沿探索和高新技术创新,同时注重发展特色管理和人文领域。学校围绕“四个面向”,聚焦重大基础性、战略性科技问题,加强前瞻部署和系统布局,推进重大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提升卓越创新体系效能,加快科技管理能力现代化,营造持续向好的创新环境,支撑学校成为重要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学校的科研创新平台体系健全。截至2023年3月,学校建有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认知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联合)、深空探测全国重点实验室(联合)、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语音及语言信息处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热安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大尺度火灾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协同创新中心、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合肥)、安徽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13个国家级科研机构、6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82个院省部级重点科研机构,基本覆盖我校学科方向。

学校论文发表质量优异,发表SCI论文以及卓越论文数持续增长。SCI论文篇均引用连续11年保持C9高校第一。自然指数国际排名持续上升,全球高校排名持续上升,2020年NI指数跃至第四,此后稳居全球高校前十,2022年自然指数全球高校第5位。国内高校排名2020年跃至首位,此后稳居全国高校前二。

牵研究成果先后入选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1次,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3次,中国科学十大进展18次,入选次数居全国高校前列。先后17次入选国际重大进展,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荣登英国物理学会2015年度国际物理学领域十大突破榜首。2000年以来,学校共获得各类国家科技奖励4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26项(一等奖2次)、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6项(含专项)、国家技术发明奖3项以及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2人次。

热门专业
名称 专业特色 学科门类 专业类别 学制
物理学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理学 物理学类(本) 四年
核工程与核技术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工学 核工程类(本) 四年
化学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理学 化学类(本) 四年
天文学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重点学科 理学 天文学类(本) 四年
数学与应用数学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理学 数学类(本) 四年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世界一流建设学科 工学 计算机类(本) 四年
统计学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理学 统计学类(本) 四年
理论与应用力学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首批重点一级学科 工学 力学类(本) 四年
生物科学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 理学 生物科学类(本) 四年
信息安全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 工学 计算机类(本) 四年
中国科技大学十大王牌专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最好的专业 202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双一流学科名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重点学科 文化传统

校徽

中国科大校徽是在1980年代形成的“梅花型”校徽的基础上,经过艺术加工而成,2007年9月20日正式启用。其基本元素主要寓意如下:

1、梅花:梅花是科大人勤奋刻苦、追求真知,百折不挠、永不言败和勇于创新、锐意改革精神品格的象征。

2、火箭:腾空飞跃的火箭,表达了科大人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勇于担当国家使命、攀登科学高峰的壮志豪情。托起火箭的四根线条,代表了中国科大的人才培养目标——“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科技英才。

3、打开的书:书本是知识的象征,知识就是力量。一代代青年学子在这里勤奋学习,汲取丰富的知识素养,为攀登科学高峰打下坚实的基础。书本经过修饰之后,像破土的嫩芽,又似飞翔的海燕,象征着中国科大这所充满新鲜活力的年轻大学展翅翱翔。

4、正圆形外围轮廓:加工后的校徽增加了庄重典雅的外围轮廓和中英文校名全称,使校徽与国际化接轨。圆形轮廓将传统的梅花校徽包蕴其中,使其成为一个整体元素,而显得更为突出。

5、深蓝色主色调:校徽以深蓝色为主色调,体现了科技、理性、厚重、深邃、宽容的文化品格,与中科院院徽的色调一致,表明中国科大作为中科院所属的大学和母体文化传统的一脉相承。

校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旗分别以白、红、蓝三种色彩作为底色,其中以白底标准色校徽图案为正式旗帜,红蓝底色反白阴形校徽图案为一般图案。尺寸规格共有5种。

校训

科大校训源于首任校长郭沫若作词的科大校歌和1959年开学典礼致辞,后经不同时期的进一步提炼和概括而成。

“红专并进”强调品行操守与业务技能的相得益彰;“理实交融”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这八个字将为人、为师之要,治学、治教之道,尽含其中,寓意深广。

校歌

《永恒的东风》

郭沫若/词 吕骥/曲

迎接着永恒的东风,把红旗高举起来,插上科学的高峰!

科学的高峰在不断创造,高峰要高到无穷,红旗要红过九重。

我们是中国的好儿女,要刻苦锻炼,辛勤劳动,

在党的温暖抚育、坚强领导下,为共产主义事业作先锋。

又红又专,理实交融,团结互助,活泼英勇,

永远向人民学习,学习伟大领袖毛泽东。

校庆日

1958年9月20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暨开学典礼在解放军政治学院大礼堂举行。郭沫若作题为《继承抗大的优秀传统前进》的致辞,聂荣臻副总理作题为《把红旗插上科学的高峰》的讲话。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吴玉章、北京大学副校长周培源等代表兄弟院校领导到会祝贺并讲话。次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均以《中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为题在显著位置报道了中国科大的诞生。从此,每年9月20日,成为校庆纪念日。

理念精神

精神内涵:育人为本、学术为根、报国为魂。(在借鉴、综合、提炼、归纳各方意见的基础上,《中国科大文化传统研究》课题组提出科大精神的内涵(供讨论))

文化品格:强国报国的信念、追求卓越的品格、创新进取的精神、民主办学的传统、真务实的作风。

著名校友
排序 姓名 成就
1 赵忠贤 物理学家,中国高温超导研究奠基人之一
2 朱清时 化学家和自然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3 潘建伟 中国科学院院士、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获评量子信息研究的创新者
4 侯建国 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5 饶子和 分子生物物理与结构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6 陈颙 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7 施蕴渝 分子生物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8 王志珍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9 石耀霖 地球物理学家,地热构造学研究的开拓者
10 庄文颖 真菌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研究声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十大著名校友排行榜,MAIgoo名人小编主要依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著名校友涉及的领域、取得的成就、荣誉头衔、知名度、影响力以及与榜单主题的契合度等情况进行推荐。名单仅供参考和帮助,欢迎在末尾交流探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杰出校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知名校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著名校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十大校长排行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历任校长名单 历史沿革

1958年9月20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暨开学典礼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大礼堂举行。

1959年5月,被列入中共中央的《关于在高等学校中指定一批重点学校的决定》。

1971年9月,国务院决定将中国科大改为安徽省与第三机械工业部双重领导,以安徽省为主。

1978年2月17日,学校恢复列为重点大学。

1978年3月,经中国科学院和教育部批准,中国科大经过考试选拔智力超常的少年进校学习,探索在少年中成功培养合格大学生的经验。

1977年10月初,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中国科大在北京成立研究生院。

1985年,中国科大开办不分系科专业的教学改革试点班,设立主辅修制、双学位制。

1981年2月27日,经中科院党组决定,中国科大研究生院和中国科大北京教学管理处合并。

1984年,学校被国务院批准为“七五”期间国家重点建设的10所高校之一。

1990年代中期以来,先后成立了理学院、商学院(后更名为管理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工程科学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学院院长大多由“两院”院士或知名教授担任。下设26个系,初步建成了校、院、系三级管理的运行机制,逐步按学科群组织教学,学科专业结构更加符合现代高等教育和科技发展的规律。

1995年12月,国家教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在部分高等学校“211工程”立项工作会议上,确定包括中国科大在内的一批重点大学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

199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被中国科学院纳入知识创新工程体系试点范围,作为知识创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9年7月,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安徽省政府签署重点共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协议,中国科大成为首批九所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

2002年,学校19个二级学科进入国家重点学科行列。

2007年,学校8个一级学科(涵盖41个二级学科)、4个二级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1999年,入选第一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999年起,实行讲座教授、首席专家和杰出青年奖励制度。

2007年,成为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首批试点高校之一。

2011年10月,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研究生层次学科领域)。

2012年、2013年,英国自然出版集团(NPG)发布《自然出版指数中国》报告,中国科大获选为中国大陆高校第一名。

2017年9月,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同月,成为首批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高校。

2018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被教育部列为首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

2019年9月22日,成为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创始成员、副理事长单位。

2020年9月,被教育部认定为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0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确定为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

2021年1月17日,加入长三角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资源共享研究联盟。4月23日,发起组建“长三角可持续发展大学联盟”。5月17日,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未来技术学院。 10月,《关于第二次月球科研样品发放的公告》中月球样本被分为成51份,发放给17个研究机构,其中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这批样品总重约17.936克。同年,教育部正式公布2020年度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增列的学位授权点名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量子科学与技术博士学位授权交叉学科位列其中。

2022年1月,入选首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名单。 2月,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被评选为2021年安徽省发明专利百强排行榜。 2月,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团队3篇成果论文,分别报道了基于超冷原子分子的量子模拟、新型电子向列相、蛋白质设计3个方面。3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心获得“中科院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4月,获得“2022年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4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团委入选2021年度安徽省五四红旗团(工)委名单。8月中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新区园区(一期)完工,9月开学后容纳约8000名师生办学。5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单分子科学青年团队被授予第25届“安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8月20日,合作成立“长三角科技传播联盟”。8月21日,联合发起中国技术创业协会校企融合专业委员会。10月26日,由安徽省政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市政府三方合力共建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商学院正式成立。12月14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法数学中心揭牌成立。

2023年3月28日,发起成立国际传播学会中国理事会。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3年6月,请以官网为准!

校园风光

上一篇:安徽大学简介 安徽大学地址

下一篇:合肥工业大学简介 合肥工大地址


蚂蚁钢琴网 2008-2025 somall.com.cn 皖ICP备2023010105号
大写数字 热点城市 热点地区 热点街道 热点时间 房贷计算器
钢琴调律 钢琴调音 钢琴调律价格
温馨提示: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24小时举报热线:1805654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