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简介 安徽大学地址


安徽大学 安徽大学坐落于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江淮首郡、吴楚要冲”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学校是国家“双一流”和“211工程”建设首批入列高校,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是安徽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自建校以来,学校累计培养了38万余名优秀毕业生,是安徽省内毕业生人数最多、分布最广、影响最大的高校,被誉为省属高校的“排头兵、领头雁”。 官网查看>> 大学高校 公办大学 学校简介 招生简章 科学研究 文化传统 国际合作 历史沿革 校园风光 双一流 中国211工程 全国211大学名单 2023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 全国一本大学名单 全国本科院校名单 合肥市十大名校排行榜 全国综合类211大学名单 合肥市大学名单 全国综合类大学名单 安徽省211大学名单 合肥最大的十所大学 安徽最大的十所大学 安徽十大名校排行榜 安徽省大学名单 中国材料物理专业十大名校 中国编辑出版学专业十大名校 安徽省一本大学院校名单 中国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十大名校 安徽十大最美大学排行榜 中国广播电视学专业十大名校 安徽省本科院校名单 2023年中国寒假时间最短的十大高校 2021CNUR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 2023年安徽人气最高的十大名校 合肥市公立大学名单 安徽综合实力最强的十大高校 安徽省公立大学名单 安徽省内录取分数线最高的十所高校 2022年安徽双一流大学名单 安徽省综合类大学名单 共约29个榜单 基本信息 创建时间:1928年 院校隶属:安徽省 院校分类:综合类 学校校训:至诚至坚 博学笃行 学校类型:普通高等院校 学校代码:10357 学历层次:本科层次 办学性质:公办大学 所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九龙路111号(磬苑校区);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肥西路3号(龙河校区);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望江西路557号(蜀山校区) 学校简介

截止到2023年6月,安徽大学现有磬苑、龙河、史河路和泗州路4个校区,另租用安徽财贸职业学院蜀山校区、安徽涉外经济职业学院金寨路校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3.91亿余元,馆藏纸质图书391万余册;拥有本硕博完整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层次体系,32个学院,91个在招本科专业(其中49个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总数并列全国地方高校赛道第2位),1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以及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以及2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有39门国家级一流课程(线下课程数居全国高校第10位)、2个国家级和43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国家级和9个省级实验教学(实训)示范中心、5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承建全国首个省级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成功入选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特色教育基地);现有本科生28291人、博硕士研究生12765人。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特色显著,覆盖理学、工学、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1大门类,拥有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5个省级重点学科;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环境/生态学等6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3个学科进入前3‰)。

招生简章

安徽大学2023年本科招生章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证安徽大学本科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维护考生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和教育部有关规定,结合安徽大学本科招生工作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安徽大学招生工作遵循“公平竞争、公正选拔、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

第三条 安徽大学招生工作在学校领导下,接受考生、家长、媒体、社会各界及学校纪委办公室监督。

第二章 学校概况

第四条 学校全称:安徽大学(国标代码:10357)。

第五条 办学类型:公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安徽省属重点综合型大学。

第六条 办学层次:本科。

第七条 学历证书学校名称:安徽大学;学历证书种类:普通高等学校学历证书。

第八条 办学校址: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九龙路111号(磬苑校区)、合肥市蜀山区肥西路3号(龙河校区)、合肥市蜀山区望江西路557号(蜀山校区)。

第三章 组织机构

第九条 安徽大学设立招生委员会,负责贯彻落实教育部及各省(市、自治区)有关招生工作政策,制定本科招生章程、招生计划,集体研究决定本科招生重大事宜。

第十条 安徽大学招生办公室是学校组织和实施本科招生工作的常设机构,负责学校本科招生的日常工作。

第四章 招生计划

第十一条 安徽大学在国家和省教育厅核定的普通高等教育年度招生规模内,根据本校人才培养目标、办学条件等实际情况,统筹考虑各省(市、自治区)考生人数、生源质量、区域协调发展及重点支持政策、毕业生就业、历年计划安排等因素,确定分省分专业或大类招生计划。报教育部审批后由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向社会公布。

第十二条 预留计划数及使用原则: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编制预留计划20人,用于调节各地统考上线生源的不平衡,以及解决由于平行志愿产生的生源地上线同分段考生录取问题。在使用预留计划时坚持集体议事、集体决策、公开透明的原则。

第五章 录取原则

第十三条 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

第十四条 我校招生录取工作执行教育部规定的“学校负责,省级招办监督”的录取体制。

第十五条 体检标准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教育部 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等有关要求。

第十六条 英语专业高考外语语种须为“英语”。

第十七条 非艺术类专业或大类录取原则:

1.进档考生按“分数优先(含国家政策加分),遵循志愿”(所有专业或大类调剂考生的优先级均低于其他考生)的方式进行专业或大类志愿录取。专业或大类录取时采用各省高考排序成绩,未实行排序成绩的省份,按照投档成绩进行专业或大类录取,如果投档成绩相同,文科依次按高考实考总分、语文、数学、外语科目比较排序,理科依次按高考实考总分、数学、语文、外语科目比较排序。

2.内蒙古自治区进档考生分专业或大类规则为“招生计划1:1范围内按专业或大类志愿排队录取”。

3.高考综合改革省份考生所填报的专业或大类志愿须满足该专业或大类选考科目要求,招生专业组内进档考生分配专业(类)按“分数优先(含国家政策加分),遵循志愿”(所有专业或大类调剂考生的优先级均低于其他考生)的方式进行专业或大类志愿录取,同分考生按各省同分位次排序录取。

第十八条 艺术类专业录取原则:

1.文理兼招,高考综合改革省份选考科目(含首选科目)不限。

2.高考文化课成绩要求:报考艺术类专业的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须达到生源所在省份普通本科第二批次同科类录取控制分数线(合并本科批次省份的考生须达到普通本科同科类录取控制分数线;对于“3+3”模式综合改革省份的考生须达到普通本科或一段录取控制分数线;对于“3+1+2”模式综合改革省份,艺术类分首选科目的考生须达到首选科目相应的普通类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艺术类不分首选科目的考生须达到普通类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较低值)。

3.戏剧影视导演、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绘画专业,进档且符合高考文化课成绩要求的考生按照各省专业课统考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音乐表演(声乐)专业,进档且符合高考文化课成绩要求的考生按照主项声乐专业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音乐表演(器乐)专业,进档且符合高考文化课成绩要求的考生按照主项为钢琴、萨克斯、手风琴的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该专业计划不分方向,按照钢琴、萨克斯、手风琴三个器乐的成绩一道排序,择优录取)。各类排序成绩相同时,高考文化课成绩高的优先录取(含国家政策加分)。

4.其他要求,按照《安徽大学2023年艺术类本科专业招生简章》执行。

第十九条 高水平运动队的录取原则:我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计划不分省,按照教育部《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高水平运动队的录取不认可高考政策加分。其他要求,根据我校已公布的《安徽大学2023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简章》执行。

第六章 学费标准

第二十条 普通类各专业学费标准按照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安徽省财政厅等部门最新有关文件规定执行;部分专业收费标准依据上级部门核定为准。

第七章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及有关程序

第二十一条 学校建立“奖、助、贷、勤、补、免、偿”多元一体的学生资助体系,经济困难学生可以通过提交个人申请、班级民主评议、学院审核、学校审批等方式申请各类资助项目。

第八章 中外合作办学

第二十二条 经教育部批准,安徽大学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合作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安徽大学纽约石溪学院(简称“安大石溪学院”)。学院开设应用物理学、应用统计学、数字媒体技术等三个本科专业,学制四年。学生前三年将在安徽大学学习,第四年,符合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就读条件的学生,可申请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学习。

第二十三条 报考安大石溪学院的,须选考物理。

第二十四条 安大石溪学院招生的应用物理学、应用统计学、数字媒体技术三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因部分课程使用英文原版教材和外籍教师全英文授课,高考英语单科分数不得低于115分(满分150分),高考为非英语语种考生慎报;学院将设立奖学金鼓励学生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学习。

第二十五条 安大石溪学院的学费:在安徽大学学习期间每生每学年人民币5万元;学生赴美国学习期间,学费按照美方标准收取。

第二十六条 学生毕业时,符合安徽大学毕业和学位授予要求的,由安徽大学颁发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学习的学生,毕业时符合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毕业和学位授予要求的,同时获得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相应的学士学位证书。

第九章 其他说明

第二十七条 安徽大学2023年实行大类和专业相结合的招生模式,按大类招生的学生,一学年以后在招生录取的类别内进行专业分流。大类及其包含专业,经主管部门审核后在学校招生信息网公布。

第二十八条 新生入校后,学校将依据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统一组织实施新生复查。对于复查不合格的新生,将按照教育部和我校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十章 附 ?则

第二十九条 安徽大学不委托任何中介机构或个人进行招生录取工作,不收取国家规定外的任何费用。任何以“安徽大学”名义进行非法招生宣传等活动的中介机构或个人,学校保留依法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第三十条 本章程公布后,如有其他未尽事宜,学校将另行公告。

第三十一条 本章程若与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有关政策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有关政策为准。

第三十二条 本章程由安徽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招生咨询电话:0551-63861666,63861777

招生信息网址:http://zsb.ahu.edu.cn

招生监督电话:0551-63861581,学校纪委办公室

招生监督邮箱:jwb@ahu.edu.cn,学校纪委办公室

本章更新于2023年6月,最新章程以官网为准。

科学研究

学校科学研究聚焦集成电路先进材料与技术主攻方向,建设了“强光磁集成实验设施”“信息材料与智能感知”实验室等世界一流研究平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17个高端创新平台以及安徽省实验室等38个省级科研平台,产出了金属团簇材料、新型量子功能材料、磁斯格明子(skyrmion)存储材料等一批原创性成果,在高灵敏传感装备、毫米波芯片、水性聚氨酯等“卡脖子”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学校2022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6项,资助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稳居省属高校首位;“双一流”建设以来,共获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奖励94项。学校自然指数排名位居全国第49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指数在一流学科年度发展指数评价中位居全国第2;北京外国语大学发布中国大学全球影响指数,我校位列第54位;软科“双一流”高校教学实力排名,我校位列第69位。

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势明显,近3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等立项数连续位居全省首位,其中2022年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共37项,近5年立项总数位列全国第46位;建有教育部首批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徽学研究中心,收藏徽州文书近8万件,牵头成立省高校创新联盟,协同省内高校成立新安医学、徽派建筑、徽州文献等分中心,引领带动全省高校徽文化研究、保护和传承;获批教育部首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一等奖等5项;2个项目入选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立项名单;建成战国竹简珍稀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安大简”首期成果成书目前最早《诗经》版本,发布二期最新研究成果《论语》中两篇重要文献;《群舒文化研究》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12家单位一同入选第一批“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建成方以智研究中心,整理出版《方以智全书》填补相关领域重大空白。

文化传统

校训:至诚 至坚 博学 笃行

此8字中,有6字出自《礼记·中庸》。“至诚”是传统儒家的最高道德境界;“博学”“笃行”则被注为“诚之目”,是达到“至诚”境界的行为指南。“至坚”2字提炼自学校乃至时代对人的品格要求,同是达到“至诚”境界不可或缺的意志力因素。就今天来说,“至诚至坚”是指以诚实、诚信和坚毅、坚定为目标的人生修养过程,可视为对人“德”的要求;“博学笃行”是指以渊博、深厚和笃实、诚笃为指标的学行态度,可视为对人“才”的要求。“至诚至坚,博学笃行”8字联系起来解读,虽不外乎“德才兼备”的意思,但通过对“诚”“坚”“博”“笃”的强调,突出了对学习目的实践和对人成才的道德要求。

国际合作

学校是国家公布的华文教育基地和接收政府奖学金留学生的高校之一,与美、英、德、日等国家和地区的152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学校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共建安徽省首个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安徽大学纽约石溪学院”,由杨振宁院士担任名誉院长并亲题院名;与智利圣托马斯大学、乌克兰哈尔科夫大学、阿塞拜疆巴库大学、白俄罗斯布列斯特国立大学合作建立4所孔子学院,其中智利圣托马斯大学孔子学院先后荣获“全球先进孔子学院”“示范孔子学院”荣誉称号,习近平主席访智期间曾亲切接见学校派驻的中方院长及教师代表;与俄罗斯、法国、波兰、日本、韩国、墨西哥合作高校共建有9个“中国中心”;国际交流水平在省内高校领先、在全国高校居于先进地位、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

历史沿革

安徽大学将1928年4月在当时省会安庆市创办的省立安徽大学作为建校开端。

1897年5月,求是学堂在安徽安庆成立。

1901年11月,求是学堂与敬敷书院合并,更名为安徽大学堂。

1902年,更名为安徽高等学堂。

1911年,学校停办。

1928年4月10日,学校复办,并更名为安徽大学。

1929年,学校更名为安徽省立安徽大学。

抗日战争期间,因日军入侵,学校被迫西迁并曾一度停办。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安徽大学于安庆市复校,定名国立安徽大学。

1949年12月,国立安徽大学迁至芜湖市,与安徽学院合并,成立新的安徽大学。

1950年9月,土木系及艺术系调整并入南京大学。10月,安徽大学印信正式启用。

1952年,思想改造运动以后,安徽省委决定,将安徽大学搬到省会城市合肥。9月,复旦大学的茶叶专修科、南京大学和金陵大学的蚕桑专业部分师生调入安徽大学,安徽大学经济系调往复旦大学,法律系调往华东政法学院(今华东政法大学),园艺系的1953、1954两级学生调往浙江农学院(今浙江大学)。

1954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安徽大学部分系科调往华东地区有关院校,同时调入一些系科,设师范、农学两个学院,并于1954年2月分别独立组建专门性的安徽农学院(现安徽农业大学)和安徽师范学院(现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大学建制取消。

1958年,由原安徽大学派出的基建班子,在合肥西门外建设的新校已经落成。省委原拟将安徽师范学院迁往合肥新址办学,但是由于形势发展的变化和需求,省委决定师范学院仍留芜湖,在合肥新校另建“合肥大学”,并决定将安徽师范学院的主力系科物理系成建制的迁入合肥大学,只留少数教师继续在芜湖筹备新的物理系。其他系科包括中文、外语、历史、地理、数学、生物、化学等系只抽出少数骨干教师加上学校部分管理干部到合肥大学。10月24日,“合肥大学”已改名为“安徽大学”。

1996年,安徽大学通过“211工程”部门预审。

1997年12月,安徽大学正式通过“211工程”立项审核。

1998年,经省政府批准实施“211工程”建设项目。

1999年,国家计委批复同意安徽大学“九五”“211工程”建设计划。同年,学校入选第一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2000年,安徽银行学校、安徽财政学校并入安徽大学。

2001年6月,在如期完成“九五”“211工程”建设任务的基础上,顺利通过了国家整体项目验收。

2002年11月7日和2003年9月17日,学校《“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仪器设备购置计划》分别通过了教育部专家组的立项审核和国家计委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组的考察评估。12月28日,占地2000余亩的磬苑校区举行了开工典礼,并于2004年开始进驻。

2004年6月,学校《“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正式在国家立项建设。

2006年6月,顺利通过国家“十五”、“211工程”整体项目验收。

2007年11月,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2013年8月,教育部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安徽大学协议会签文件正式颁发。按照共建协议,教育部将安徽大学发展建设纳入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整体规划,给予直属高校同等待遇。

2014年7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7年9月,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11月,学校被评为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

2018年3月,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2月,安徽大学成为安徽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

2020年4月,教育部批准安徽大学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合作举办“安徽大学纽约石溪学院”。10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确定为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

2021年1月,安徽大学未来学院、安徽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安徽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成立。

2022年4月15日,安徽大学大数据与统计学院正式成立。9月9日,安徽大学大数据与统计学院揭牌成立。

2023年3月,安徽大学成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部。4月,安徽大学新增数字经济、量子信息科学、功能材料、电子封装技术、大数据管理与应用5个本科专业。5月9日,安徽大学滁州研究院揭牌成立。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3年7月,请以官网为准!

校园风光

上一篇: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旅游与健康职业学院简介 舟旅健院地址章程

下一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址


蚂蚁钢琴网 2008-2025 somall.com.cn 皖ICP备2023010105号
大写数字 热点城市 热点地区 热点街道 热点时间 房贷计算器
钢琴调律 钢琴调音 钢琴调律价格
温馨提示: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24小时举报热线:1805654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