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土战争是指17至19世纪俄罗斯帝国与奥斯曼帝国之间为争夺高加索、巴尔干、克里米亚、黑海等进行的一系列战争,其中重要的有10次,总共有12次大规模的战争,最总的结果是:土耳其帝国被俄罗斯帝国打败。
19世纪,1853年,为争夺巴尔干半岛的控制权,俄罗斯帝国与奥斯曼帝国开战,当时,土耳其帝国得到了大英帝国、法兰西王国以及撒丁王国的支持,主战区位于克里米亚,所以称为克里米亚战争。这场战争一直持续到1856年,最后以沙皇俄国的失败而告终。
为什么会发生克里米亚战争,原因是19世纪中叶前夕,欧洲各大列强为了扩张,尤其是英法两大帝国为了加紧向东方扩张,也就是黑海地区,争夺新的市场和殖民地。
而当时的沙皇俄国也在致力于扩张,不同的是,沙皇俄国是向西扩张,沙皇俄国为了维护它在黑海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力图巩固它在巴尔干和外高加索的地位。
这里我们就可以发现,一方向东扩张,一方向西扩张,也就是说,沙皇俄国和英法两大帝国的扩张是冲突的,所以战争不可避免。
1853年6月21日沙皇尼古拉一世派兵入侵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这两个原属于土耳其帝国的多瑙河公国,土耳其苏丹要求俄国归还这两个公国,俄国不同意,于是土耳其帝国在1853年10月4日对俄国宣战。战争初期,局势对俄国有利,经过4次战斗,大败土耳其帝国。英法两国一看,这还得了,如果俄罗斯帝国打赢了,那么整个黑海都将成为俄罗斯的内海,黑海地区都会被纳入俄罗斯帝国的版图。
于是在1853年12月23日,英法联合舰队进入黑海,正式对俄罗斯帝国宣战。这场战争双方兵力分别是,俄国总兵力70万,同盟国兵力100万。这个时候,在兵力上,俄罗斯帝国开始处于逆势。本来70万俄军对付30万土军,是很轻松的事情,现在对方一下子整出100万兵力,俄罗斯就不行了。
战争从1853年一直打到1855年,主战区克里米亚。这次战争中克里米亚的首府塞瓦斯托波尔防御战最为著名,历时349天,同盟国联军对塞瓦斯托波尔共进行了6次炮击和强攻,损失惨重,才夺取了塞瓦斯托波尔防御体系中的锁钥阵地马拉霍夫岗。俄军统帅部随后决定放弃这座城市,撤到塞瓦斯托波尔港湾北岸,将舰船全部沉没。此后,双方在维也纳进行了谈判,俄国政府被迫作出让步。1856年3月18日签署的巴黎和约,俄国不得不接受苛刻的条件:禁止俄国在黑海拥有舰队和海军基地,不准俄国在波罗的海的阿兰群岛设防等等。
这场战争打得很惨烈,最后的损失分别是:
俄军损失52.2万余人,土英法联军损失51万7千人。俄国为这场战争大约耗资约8亿卢布,同盟国耗资约6亿卢布。
同时,这场战争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那就是,英法军队用的是来复枪,舰队是汽船;而俄军用的是老式的滑膛枪,舰队是帆船,装备明显落后于英法军队。通过克里米亚战争,俄罗斯看到了农奴组成的军队与英国、法国自由民组成的军队之间的差异,俄罗斯军队的训练与武器与英法也有很大差距,这促使俄罗斯在战后进行农奴制与军事改革。
因为此次战争,俄罗斯担心在北美的阿拉斯加属地可能会遭到英国的报复而被抢走,因此迫切希望刚立国不久的美国能出价接手,一来免遭白白损失,二来可让美国牵制英国在北美的势力。美国最终以七百二十万美元的微薄代价获得了后来被认为史上最划算的不动产交易。
克里米亚战争虽然失败了,但是俄国人没有放弃。
俄土之间的战争,从17世纪一直打到19世纪,前后共长达241年,平均不到19年就有一次较大规模的战争,是欧洲历史上最长的战争系列,奥地利、英国、法国、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也先后参与其中。战争的结果是俄罗斯帝国获得了大片疆土,土耳其帝国逐渐衰落。
俄土战争较重要的有:
1768年-1774年之战,土耳其帝国战败,签订《库楚克开纳吉和约》,俄占领黑海、第聂伯河口和克里木一带,克里木就是克里米亚;
1787年-1791年之战,土耳其帝国战败,签订《雅西和约》,俄取得南布格河与德涅斯特河之间的大片土地;
1806年-1812年之战,土耳其帝国战败,俄国占领比萨拉比亚;
1828年-1829年之战,土耳其帝国战败,签订《阿德里亚堡和约》,俄占多瑙河口及高加索的黑海沿岸地区;
1877年-1878年之战,土耳其帝国战败,签订《圣·斯特法诺和约》,俄国获得高加索大片土地。通过多次俄土战争,俄国在黑海、高加索及巴尔干地区获得了大片土地。
土耳其虽然赢得了克里米亚战争,当时最终土耳其还是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