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
三号《离别》练习曲曲调极为迷人。据传肖邦自己也认为是他最优美的旋律李斯特曾说:“花上三年时间能写出这样的曲调也值得”。乐曲中间有激动的对比部分据肖邦的一个学生回忆当他弹完这首乐曲时肖邦抓住他的手说:“啊!我的祖国”!这是作者抒发对祖国离别之情的音乐。全曲结构为A—B—AA段用抒情优美的旋律勾画和描述了一幅离别的画卷B段用区别于A段的强烈对比来表现内心的激动和思乡的复杂感情情感激烈碰撞迸发最后又回到A段逐渐平静渐行渐远。
如果想顺利和完美的表现一首曲子那么就要深入分析和着重练习曲子中的技术难点只有解决好技术问题才能得心应手更好的表现音乐。此曲主要技术难点有音乐层次、旋律的歌唱性、手指的伸张及踏板对旋律的衬托。
以下就对此曲的技术进行逐一分析。
音乐层次
本曲为三部曲式织体为四声部进行具有复调性所以对多声部不同音色和控制 就尤为重要。由于钢琴不像管弦乐队中的小提琴、圆号等通常只需要奏出一个声部而有时需要同时奏出几个声部并常常需要模拟整个乐队的效果因此要使一首钢琴乐曲在演奏处理上表现得当就应该让各个声部在整体中形成一定的位置关系。此曲中要想在多层次织体中弹奏出层次分明且富于立体感的多层音色具体方法则有
〈1〉旋律声部清晰手指能准确达到音乐所要求的音量级别。
〈2〉根据音响造型分别给予低音伴奏声部以不同于旋律声部的力度分配。 如此曲开头A段要注意旋律声部和伴奏声部的力度协调
〈3〉注意伴奏声部中的复调因素对隐伏旋律要与主旋律形成音色明暗对比。 如53-59小节左手低音3连音的隐伏旋律。
一首乐曲的各个声部以恰当的层次突出主要的声部而把那些只是临时出现的次要因素放到从属位置此曲中所遇到的此类难题有更普遍的意义正确分辨手部肌肉的两个明显不同的部分:每个部分负责不同强度的音。对这种多声部技术的练习务必要遵循一条明确的原则:即手的分量应当侧重于弹奏主要旋律部分的手指上而弹奏次要部分的手指则应当放松和保持柔软。开始弹这首练习曲之前可先通过一些辅助练习增强各个手指的独立性如哈农第一条等还可以分声部联系把主要声部部分反复训练不断增强弱指的支撑对突出主要层次会起到很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