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作背景
1830年11月正当肖邦离开祖国不到一个月的时候爆发了震动波兰的华沙革命。肖邦心情非常激动他恨不得马上启程回国。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说:“……为什么我不能和你们在一起为什么我不能当一名鼓手!!!”
1831年7月肖邦决定离开维也纳返回波兰。但是9月坚持了十个月的华沙革命终于被沙俄军队血腥镇压了。当他途经斯图加特的时候突然得到起义失败华沙沦陷的惨痛消息。这不幸的消息如千斤重锤敲碎了肖邦的心。他孤零零一个人走回旅馆悲痛、愤怒使他坐卧不安他在屋里踱来踱去。硝烟弥漫的祖国火光冲天的华沙倒到血泊中的起义者……这些景象萦绕着肖邦使他不得安宁。他痛苦地闭上了双眼他的心紧缩起来。
天黑了肖邦点燃一支蜡烛放在桌前摊开日记本挥笔写道:
“啊!上帝你还在么?你存在却不给他们以报应!莫斯科的罪行你认为还不够么?或者或者你自己就是一个莫斯科鬼子!……我在这里赤手空拳丝毫不能出力只是唉声叹气在钢琴上吐露我的痛苦。”“……莫斯科鬼子将成为世界的统治者吗?他们践踏着成千上万的死尸填满的坟墓他们放火焚烧城市!啊!为什么我连一个莫斯科鬼子都不能杀啊?……”
他突然放下笔霍地站立起来用尽全力捶击钢琴大声呼吼道:“不!波兰不会亡!绝不会亡!”
他把这炽烈燃烧着的感情凝结在音符里他把全部的悲愤之情倾泻在钢琴上肖邦的钢琴曲《c小调练习曲》就是在这种心境下创作出来的。这首乐曲悲愤、激昂曲调忽而上升忽而急剧地下降发出猛烈的咆哮像一匹烈马在感情的波涛里搏斗、奔腾。这首乐曲充满了刚毅、坚强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所以人们通常又把这首钢琴曲称作《革命练习曲》。在这首乐曲里肖邦把自己的悲愤和祖国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表现出波兰民族在华沙起义失败后顽强不屈的意志。这是肖邦的一部著名代表作影响较大。
歌曲赏析
这是一首单一形象的音乐作品。全曲自始至终贯穿在愤怒激越和悲痛欲绝的情绪之中。整个音乐形象是通过左手奔腾的音流和右手刚毅的曲调相结合而体现出来的。主题后半部分具有明显的宣叙调特点仿佛倾诉着内心的苦痛。乐曲中段附点节奏级进上行的呐喊式的音调在急骤起伏的伴奏声中一再重现使乐曲情绪越来越激昂。尾声出现了蕴含悲痛的曲调寄托了沉深的忧郁和哀思。
相关歌谱
革命练习曲钢琴谱:革命练习曲钢琴谱该歌谱演奏者为肖邦-chopin 歌曲名称为革命练习曲歌谱类型为。肖邦的这首练习曲表现了肖邦在华沙革命失败后内心的悲愤欲绝。因此被后人命名为“革命”练习曲。全曲激昂悲愤深刻地反映了肖邦在华沙陷落、起义失败后的心情那催人奋起的旋律表现了波兰人民的呐喊与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