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作背景
能见到的最早与现代版本相似的《茉莉花》歌词收编在明朝万历年间 1573-1620冯梦龙的《挂枝儿》中;《茉莉花》歌词的前身最早刊载于清朝乾隆年间 1764-1774的戏曲剧本集《缀白裘》在《缀白裘》中收录的《花鼓曲》共有12段唱词叙述的是《西厢记》中“张生戏莺莺”的故事前两段唱词以重叠句称为《鲜花调》也有从其为基础发展的称为《茉莉花》[4-5] 。
最早关于《茉莉花》的曲谱 《鲜花调》工尺谱收录在道光年间 1821年一说1837年的《小慧集》中 ;这种曲调是在明代已流行的《鲜花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各地方言语调、风土人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衍生出各种风格的“同宗民歌”流传于各省的不同版本曲调各异但歌词基本上以反映青年男女纯真爱情为主题 。
这首中国民歌在1768年 清乾隆三十三年法国哲学家卢梭的《音乐辞典》中就有收录而曲谱则是在英国地理学家约翰·巴罗于1804年出版的《中国旅行记》一书中被记录下来 ;意大利作曲家吉亚卡摩·普契尼将该曲重新编曲成女声合唱作为音乐主题用于1926年首演的歌剧《图兰朵》 。
歌曲歌词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满园花草香也香不过它 满园花开香也香不过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看花的人儿要将我骂。 又怕看花的人儿骂。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茉莉花开雪也白不过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旁人笑。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满园花开比也比不过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来年不发芽。
相关歌谱
啊!茉莉花简谱:啊!茉莉花简谱该歌谱演奏者为合唱团歌曲名称为啊!茉莉花歌谱类型为。记在简谱基本音符号下面的小圆点叫低音点它表示将基本音符降低一个音组即降低一个纯八度。记两个圆点表示将基本音符号降低两个音组即降低两个纯八度。记在简谱基本音符号上面的小圆点叫高音点它表示将基本音符号升高一个音组即升高一个纯八度。记两个圆点表示升高两个音组即升高两个纯八度。
茉莉花小唱 《琵琶魂》插曲简谱:茉莉花小唱 《琵琶魂》插曲简谱该歌谱演奏者为合唱团歌曲名称为茉莉花小唱歌谱类型为。记在简谱基本音符号下面的小圆点叫低音点它表示将基本音符降低一个音组即降低一个纯八度。记两个圆点表示将基本音符号降低两个音组即降低两个纯八度。记在简谱基本音符号上面的小圆点叫高音点它表示将基本音符号升高一个音组即升高一个纯八度。记两个圆点表示升高两个音组即升高两个纯八度。
茉莉花新歌简谱:茉莉花新歌简谱该歌谱演奏者为合唱团歌曲名称为茉莉花新歌歌谱类型为。简谱是指一种简易的记谱法。有字母简谱和数字简谱两种。其起源于18世纪的法国后经德国人改良遂成今日之貌。一般所称的简谱系指数字简谱。数字简谱以可动唱名法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