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三个专业1、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是北京市和国家级特色专业,播音主持艺术教学团队和语言传播教学团队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称号,学院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北京市教学名师,拥有国家级精品课、北京市精品课以及中国传媒大学校级精品课等众多专业课程。广播电视语言传播学科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该学科专业获得我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又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播音专业创建以来,已向全国各地广播电视机构和其他传媒机构输送了大批优秀播音主持专业人才,仅改革开放以来,就向广电媒体输送有正规学历的各类毕业生3000人,培训在职人员20000多人,完成普通话水平测试15000多人次。
一大批毕业生现已成为中央级、省级和市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的业务骨干,不少毕业生已成为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优秀播音员主持人和传媒机构优秀的管理者及各类业务骨干,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原杰、贾际、肖玉、胡军、杨波、马黎、杨曼等;中央电视台的敬一丹、李瑞英、罗京、张宏民、李修平、王宁、贺红梅、海霞、康辉、王世林、李咏、王雪纯、孙晓梅、张政、周涛、沙桐、赵赫、王晓真、郎永淳、欧阳夏丹等,各省、自治区和地市级广播电视机构也活跃着一大批我院优秀的毕业生。
敬一丹
2、新闻学专业2016年,24.8%的毕业生出国攻读硕士研究生,23.4%的毕业生选择在国内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43%的毕业生进入中央及各地方电视、广播、平面媒体、出版机构、通讯社、网络媒体、媒体资讯机构等媒体单位,2.2%的毕业生进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我院五个专业(方向)的本科最终就业率达到100%。
中传的新闻专业绝对是全国名列前茅。2016年,学院举办“国际教授工作室”,邀请英国卡迪夫大学(Cardiff University)新兴媒体、数据新闻研究的Lina Dencik博士为学生开设了“数据伦理”课程以及“媒体与全球公民社会”与“社交媒体与政治”为主题的工作坊,促进学生对前沿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与此同时,学院每年也选派数名学生作为交换生出国交流,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短期交流活动,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
新闻系毕业生 白岩松
3、广播电视专业全国多家电视台台长、电视节目栏目制片人均毕业于电视学院,而在各类电影电视节中屡屡获奖的导演、编导也多出自电视学院。
如今大约有45%的同学选择了升学,其中,25%左右的同学继续在国内攻读硕士研究生,20%左右的同学选择出国出境攻读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直接参加工作的毕业生中,大约有80%的同学选择在传媒相关类单位就业,18%左右的同学在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的相关部门工作,还有少部分同学在系统外单位就业。选择在传媒相关类单位就业工作的同学中,45%的同学的就职单位为中央及各省市级电视台电台,16%左右的毕业生前往网络和新媒体单位就职,14%左右的毕业生在中央及各省市级平面媒体单位就职,传媒技术研发、内容制作、商业信息服务、图书音像出版、文化艺术及娱乐等其他媒体相关单位就职。
最有潜力的三个专业
1、广告学专业广告学专业全国排名第一,是传媒大学(系)创办之初最早的传统专业,以其特色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方式成为在全国具影响力的品牌专业。在多学科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一专业,具有鲜明的跨学科特征,也是一个实践性与理论性都较强的专业,具有专业理论和实践结合密切、操作性强的特点,本专业以原有广告学专业为学科根基,创新地将广告与品牌的发展、广告与媒介环境的互动,广告与营销的结合置于社会背景下的综合环境中进行多维度的构建。
2、动画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