惰性知识怎么读,惰性知识的发音,惰性知识的拼音,惰性知识是什么意思,惰性知识的繁体字
惰性知识基本信息介绍
简体:惰性知识
繁体:惰性知識
拼音:duo xing zhi shi
读音:duò xìng zhī shí
英语:inert knowledge
近义词:
反义词:
单字解释:惰 性 知 识
造句:暂无此词造句
组词,组成语:惰 性 知 识
惰性知识解释
惰性知识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书
1:Renkl A. Mandl H. Gruber H. (1996). Inert knowledge: Analyses and remedies.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31 115-121.
2:惰性知识一词最早由英国哲学家 Alfred North Whitehead (1861~1947) 于1929年提出。他指出:所有教育的主要问题在于学生无法将课堂上所习得之知识活用于日常生活中此种知识是呆滞、无生命的因而有「惰性知识」一词出现。换言之惰性知识指那些学习后却无法应用于真实情境以有效解决问题的知识。造成惰性知识现象的原因大概可归纳为以下两个可能:第一个原因与知识使用的后设历程有关亦即个体虽拥有足够的问题解决所需之知识却缺乏后设认知控制方面的知识 (即条件性知识) 以利相关知识之执行;或是因为对学习的内容不感兴趣缺乏动机将知识活用出来。那些对所学知识具有高度热情的学生倾向使用深层的学习策略来组织学习材料、监控自己的理解情形而不仅只是机械化的记诵。因此这类学生较能将学校学到的知识广泛地应用到各类情境。 第二个造成惰性知识的可能原因则是知识本身的结构缺陷或称知识区隔 (knowledge compartmentalization)指在不同情境下所接收的讯息被贮存在记忆系统中的不同部位彼此间缺乏连结因此学生无法将在学校情境中所学到的知识扣连到他们的生活经验中。由于两者为截然不同的情境学生难以自行形成链结也就无法产生知识迁移。若欲解决惰性知识此一学习上的通病教学时可把握下列原则:首先教师在进行知识教学时宜同时教导学生「何时」、「如何」及「为何要」使用该知识 (亦即强化后设认知训练)。其次多采取问题导向教学如此可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动机并有助其将问题解决历程中所获得的知识迁移到生活中类似的问题情境加以应用。Renkl A. Mandl H. Gruber H. (1996). Inert knowledge: Analyses and remedies.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31 115-121.
惰性知识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教育Wiki编版
上一篇:教育绩效怎么读,教育绩效的发音,教育绩效的拼音,教育绩效是什么意思,教育绩效的繁体字
下一篇:以目标计划为根基的学习怎么读,以目标计划为根基的学习的发音,以目标计划为根基的学习的拼音,以目标计划为根基的学习是什么意思,以目标计划为根基的学习的繁体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