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尺等于多少厘米,盘点中国古代长度单位换算方法


我们学习古文,经常能遇到一些很难理解的长度问题,比如《战国策》中有“邹忌修长八尺有余”。八尺按今天的算法邹忌身高有2米6左右,显然不合常识。再如《三国》中张飞的丈八蛇矛大家耳熟能详。但是丈八按今天计算有6米左右,这个也不合情理。当然小说中张飞的丈八蛇矛有文学演绎和夸张成分在内。

那么,到底我国古代的一尺是多少?

实际上我国古代的长度单位—-尺的具体算法有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从最初的的16.95厘米左右一直演化到今天的33.33厘米,是经过多次增加而来。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

周代,一尺合今23.1cm ;

秦时,一尺约23.1cm ;

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 ;

三国,一尺合今24.2cm ;

南朝,一尺约25.8cm ;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

宋元时,一尺合今31.68cm ;

明清时,木工一尺合今31.1cm。


上一篇:比尔盖茨有多少钱,他的身价说出来你可能都不相信

下一篇:质粒是什么,三分钟教你轻松弄懂质粒的含义


蚂蚁钢琴网 2008-2025 somall.com.cn 皖ICP备2023010105号
大写数字 热点城市 热点地区 热点街道 热点时间 房贷计算器
钢琴调律 钢琴调音 钢琴调律价格
温馨提示: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24小时举报热线:1805654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