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怎么灭亡的


魏国怎么灭亡的

阅读精选 1:

三国魏国的灭亡原因主要是心。具体指的就是司马家族叛变。

公元220年曹操病逝曹丕继承曹操公元226年曹丕病逝传位曹睿拜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可因中蜀汉参军马谡的离间计将司马懿削职回乡后因蜀汉攻城将司马懿还职诸葛亮也病逝五丈原。曹睿病逝后传位曹爽曹爽遭司马懿谋杀司马懿掌握兵权钟会、钟毓、邓艾投奔魏国曹爽之子曹芳软弱魏国危在旦夕司马懿死后司马昭继承司马昭死后司马师继承皇位司马师病逝后司马炎继位公元263年灭了蜀汉。姜维离间和挑拨钟会与邓艾但司马炎怀疑设计将三人杀害。公元265年司马炎逼曹奂让皇位改国号为晋改元为泰始元年。咸宁4年 公元278年老将羊祜上奏说吴国后主孙皓残暴不攻自破并让杜预为镇南大将军。太康元年 公元280年龙骧将军王睿与杜预攻至吴国首都建邺孙皓投降。

正是:分分合合华夏史其中大势是统一。

阅读精选 2:

魏国灭亡的内外因[由整理]

有两大因素即曹氏内因和曹氏外因。

先说内因自古皇帝和宗室之间的关系都很难持续平衡。宗室太强则易发生内讧或家族内部篡逆事件宗室太弱则如遇权臣篡权或外部侵略皇帝又得不到本家族的有力支援。所以中国历史上从汉朝起就总在遏制宗室还是扶植宗室之间摇摆不定很少能够平衡。而曹氏由于不期望出现汉代七国之乱的现象加之曹丕本人和其兄弟个人关系紧张的现实采用了极度遏制宗室的做法不但很少授予宗室王公显爵不让近支宗室担任行政职务而且还密切监视和控制宗室三五年即迁换王公封地等等作法。这使得宗室对皇室失去向心力家族原有的团结被破坏。所以当司马氏篡权时宗室大都默然视之仅有几个远支宗室站出来对抗但由于不够团结和自身实力弱小 曹魏自曹丕后不许诸侯领兵也不许他们兼任地方职务结果不能包围曹氏政权。

与曹氏的惟才是举和用人不疑政策有关。也是皇帝和宗室之间权利分配政策不平衡所致。

再说外因与曹操原先的用人政策即但凡具备朝廷需要的才能无论其综合素质甚至人品是否合格都要适当使用并且一旦使用即充分放权很少干预和控制。这种政策在曹操的开国过程中是很成功的。所以其后人都效法之。但是这种政策在独裁政体里是要靠强大英明的君主和势力平衡的宗室和重臣两个要素来维持的否则就会出现强势的野心家取而代之的结果。但是自曹睿死后皇帝幼小且软弱辅臣势力平衡成为保证不出现野心家的唯一制约因素偏巧这时候曹真又死去则两大制约要素都告失去。曹魏朝廷只剩实际有实力的司马氏而已加之皇帝幼小、太后软弱无能 曹氏对外戚限制的也相当严厉所以太后、皇后家族也不具备能够制约外在政治强人的实力继任的曹氏代表昏庸傲慢所以最终被司马懿成功发动政变进而夺权从此曹氏家族事实上失去政权。

阅读精选 3:

魏国是中国战国时期的国家属于战国七雄之一。

由魏文侯于前403年为周威烈王册封为侯至前225年为秦国所灭一共一百七十九年。它的领土约包括现时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和陕西、河北的部分地区。当时它西邻秦国东有淮、颍与齐国和宋国相邻西南与韩国、南面有鸿沟与楚国接壤北面则有赵国。自魏惠王由安邑迁都到现时是开封的大梁后魏国亦称梁国。

魏国的来历:

晋文公、晋襄公时狐、赵、先、郄、胥等氏颇有权势以后又有韩、魏、栾、范、荀氏等强大宗族。

春秋中期以后十余家卿大夫控制了晋国政局。经过激烈兼并到春秋晚期只剩下赵、魏、韩、范、智、中行氏六家称为“六卿”。

春秋末期范氏、中行氏两家被灭晋国只剩下智、赵、韩、魏四家卿大夫其中以智氏最强。

专擅晋国国政的智伯瑶恃强向韩康子、魏桓子索得土地在向赵襄子索地遭据后于周贞定王十四年前455年攻打赵氏并胁迫韩、魏两家出兵。

赵襄子退居晋阳固守。智伯围困晋阳两年而不能下引晋水淹灌晋阳城。危急中赵襄子派张孟谈说服韩、魏两家倒戈放水倒灌智伯军营大破智伯军擒杀智伯瑶。

三家尽灭智氏宗族瓜分其地。此战为日后“三家分晋”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453年韩、赵和魏脱离晋国 春秋时期将其地三分而独立晋国灭亡史称“三家分晋”。

前438年晋哀公死晋幽公即位。韩、赵、魏瓜分晋国剩余土地只有绛城与曲沃两地留给晋幽公。从此韩、赵、魏称为三晋。

前403年周威烈王册命韩、赵、魏三家为侯国。

前376年韩哀侯、赵敬侯、魏武侯瓜分晋国余土废晋静公晋完全为韩、赵、魏三家所代替。

魏国发展:

魏国的国力在头两位君主魏文侯及魏武侯之时达至顶峰。

魏文侯 ?-前396年中国战国时魏国统治者。姬姓魏氏名斯。前445年继魏桓子位前403年与韩、赵两家一齐被周威烈王册封为诸侯前396年卒。

魏文侯被司马迁归于《史记·儒林列传》被赞为“好学”。魏文侯经常向孔子的弟子子夏以及再传弟子田子方、段干木等请教。又任用法家的李悝为相以“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为原则实行变法。魏国经过变法国势强盛先后以乐羊为将攻灭中山国以吴起为将攻取秦国西河 今黄河与洛水间五城。以西门豹为邺令以北门可为酸枣令以翟黄为上卿改革政治兴修水利成为战国初期的强国。

到第三位君主惠王即位时主要集中于经济发展包括在黄河开发灌溉计划。但与此同时魏国的国力却正慢慢的消退。由于这段时期的魏国不断东侵其在东方的优势在一系列战争中多次受挫包括公元前341年的马陵之战。在西方秦国夺取了西河地区 一个位于此刻陕西山西边界黄河西岸的畜牧和战略要地此后更是不断受到秦国的侵扰。

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后魏国一蹶不振在公元前293年的伊阙之战中秦国的军事力量打败了魏国和韩国联军。两国此后再也没有力量单独向秦国发起挑战。之后由于秦国不断的压迫局势越来越严峻。这时公子无忌出现并于公元前247年与其他五国联军对秦国的侵攻军迎头痛击。公子无忌又名信陵君是战国四公子之一。但是战后魏王对他开始猜疑并免去他的要职。于是信陵君终日借酒浇愁并含屈而终。信陵君死后魏国无力抗秦国土被秦国慢慢侵夺。

秦王政即位后对魏国的压力不断加大。最后魏国于公元前225年被秦国将军王贲攻破灭亡。


上一篇:太平公主是谁的女儿

下一篇:凤雏怎么死的


蚂蚁钢琴网 2008-2025 somall.com.cn 皖ICP备2023010105号
大写数字 热点城市 热点地区 热点街道 热点时间 房贷计算器
钢琴调律 钢琴调音 钢琴调律价格
温馨提示: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24小时举报热线:1805654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