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璧是什么玉


和氏璧是什么玉

阅读精选 1:

和氏璧到底是什么玉

关于“和氏璧”的记载最早见于《韩非子·和氏篇》:春秋时楚人卞和得璞于荆山奉献楚厉王。厉王以为石刖其左足。武王即位和复献之王以为诳刖其右足。后文王即位和抱璞泣于荆山泪尽而继之以血。王见状使人问其故。和答曰:“臣非悲刖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为诳所以悲也!”王命匠剖之果得宝玉名为“和氏之璧”。因感其忠悯其刑封和为零阳侯和辞而不就……

“和氏璧”产生的时间和地点:

1。时间:春秋时期楚厉王至楚文王即公元前757至公元前677年约80年之间。

2。地点:楚国的荆山即今湖北襄阳市南漳县境内。[由整理]

问题之一:和氏璧是什么材质?

猜想1:独山玉河南南阳独山玉的产地与卞和所在的湖北襄阳最近所以独山玉的可能性较大。然而独山玉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被开采利用至卞和所处的春秋时期已普遍流传楚国的玉石鉴定高手们没理由不识独山玉。

猜想2:和田玉不管是和田籽料还是山流水料都特征明显当时宫中不乏玉石鉴定高手由此可见卞和所献的必须不是和田玉所以造成冤案。

猜想3:拉长石现大多数学者认为和氏璧为拉长石的可能性最大原因是根据唐末道士杜光庭的记述“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贴合拉长石的变色光学效应且杜光庭曾随唐僖宗入蜀避乱亲眼见过传国玉玺其描述就应可信。但拉长石和玉石肉眼看有明显的区别而且传说中的和氏璧是玉璞状有较厚的皮壳拉长石却未曾见到似有皮壳的形态出现过。

问题之二:卞和如何识玉璞?

玉璞是指从原生玉矿上剥落的玉料由于长期风吹日晒雨淋外表构成了较厚的风化层与一般石料很难区别。卞和怎样就能信心满满的认定玉璞中是上好的美玉呢?即使是在科技发达的这天我们也不敢认定原石在厚厚的皮壳之下就是上好的美玉所以不得不怀疑这个故事有演义的成分。

问题之三:卞和怎样找到玉?

远古时代人们开采玉料的方式主要是在玉矿脉露头处敲击剥离矿石或捡拾已风化剥落的玉料(图1)。卞和就应是在山中偶然发现有着厚厚皮壳的玉璞。

问题之四:和氏璧是什么样的?

猜想1:精美的玉璧璧是一种圆形扁平状的玉器中央有一个圆孔。春秋战国时期是使用玉璧最繁盛的阶段玉璧表面往往雕琢了丰富的纹饰。

猜想2:原石状态楚文王获此美玉后舍不得雕琢成器而是将它奉为宝贝而珍藏。

总之史料对和氏璧材质和外观的描述只言片语只能寄望于真正的和氏璧重现人世解此千古之谜。

而这样的真品价值在数万元

很多新手买家都觉得和田玉是白色的其他玉的颜色就不是和田玉了。这可能和电视等媒体的宣传有关系在那里不再复述和田玉颜色很多

网络交易中有很多的陷阱都十分值得我们警惕。

下方介绍一个陷阱叫做“挂羊头卖狗肉”。主要的办法是挂一张十分漂亮的白玉照片并且挂一个很便宜的价格吸引买家去拍等拍下来以后再发一个类似于白玉的手镯给买家由于买家不是很懂。因此会比较开心的买下来并确认好评。这样往往一个价值几十块的手镯一转手就卖了几百块利润是成本的500%-1000%真正的暴利了。

在那里要告诉买家要个性注意两点一个是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情必须要多多加强学习。二个是买和田玉的时候必须要自我去国家正规的检测机构再去复检一次以确认是不是和田玉。

阅读精选 2:

和氏璧是什么玉?和氏璧简介资料

和氏璧是我国古代“传国之宝”举世无双被尊崇为国家的象征“荆山之玉、灵蛇之珠”(即“和璧隋珠”)为神奇珍宝“国宝”是无价之宝非“价值连城”所可形容。《史记》称和氏璧为“天下所共传宝也”。初唐诗人杨炯《夜送赵纵》诗曰:“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喻其极为珍贵。五代时前蜀道士杜光庭《录异记》卷七“异石”中记:“岁星之精坠于荆山化而为玉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卞和得之献楚王后入赵献秦。始皇一统琢为受命之玺李斯小篆其文历世传之”。其何以弥足珍贵令人费解古往今来也为之倾倒。“金镶玉印岩应对凤凰台。地灵人杰多福自荆山来”。数千年来这是南漳县人民对自我家乡的赞美和歌颂。南漳县民间也有“玉石不分”之说概源于和氏璧的质地构成。

据说拉长石是硅酸盐长石族斜长石的一种一般为白色玻璃光泽在表面上沿必须方向看有时可见到蓝绿、紫红、金黄等色调斜长石通常用An分子的百分含量来表示斜长石的成分拉长石属中性斜长石An含量50-70%纯净而色泽美丽的斜长石可作宝石由于拉长石在某个方向上能够闪现出像太阳光谱的七彩而得名为“光谱石”这只是一种特殊的光学效应偏离这个方向可能就难以观察到。

“璞”是未经加工琢磨的原石璞又常有“皮”有的因玉石在变质交代时构成“包含结构”将好玉包裹在里面还有因成为漂砾存在水流中形外壳呈铁锈色包裹为氧化或铁质所染。当代地质界和考古界也认为和氏璧有“变彩”的特征1921年地质学家章鸿钊老先生在《石雅》一书中肯定和氏璧是产于荆山地区基性岩的月光石即拉长石认为“和氏璧为宝石性质的拉长石具有碧绿和洁白的闪光转动必须方向方能出现”。这也是和氏璧区别于“洁白无瑕”的和田玉之处。楚文史学家、地质考古学家一致倾向此说。有人说和氏璧是绿松石、蓝田玉或翡翠之类绿松石自古产于鄂西北表面色好但无“色碧”和“色白”变化(变彩)质较脆。月光石(拉长石)表面光泽较差“多为璞”(即玉外包有泥土或石头)经打磨后阳光照射下可折射多彩质不脆。

元好问《论诗绝句》:“少陵自有连城璧争奈微之识碔砆”(碔砆像玉的石头即璞石、石包玉)。南漳县板桥镇雷坪董家台一带所产的一种石头即为拉长石采掘此石后经加工呈透明状光泽好有史书中关于和氏璧描述的直感。且绿松石早在石器时代晚期已被我国古人所饰用春秋时期宫廷玉工不可能不认识它。“蓝田玉”(陕西出产)色泽好比绿松石韧性强古来已出名但质地不如斜长石古代运用广泛不可能像“和氏璧”那样“物以稀为贵”。至于翡翠(中国古为鸟名后借指碧玉)之说就不足信英国著名的自然科学史学家李约瑟博士曾认为认为18世纪后翡翠才由缅甸输入中国国外称为“硬玉”中国借鸟名称之翡翠亦有“玉中之王”的美称。其实我国早在新石器晚期已有翠绿硬玉制作的镞形器周代的翡翠刀柄汉代的翡翠多次出土唐代的翡翠制品也多古代典籍所载也多。李博士的结论虽站不住脚但尚不能断明和氏璧即为翡翠制品。所以和氏璧只能是斜长石。

阅读精选 3:

和氏璧是什么玉

和氏璧是什么玉在春秋战国时期多时时诸都有自我的镇国之宝。

和璞即和氏璧璞是没有经过琢磨的玉。

这块宝玉相传为春秋时楚国人卞和在山中发现原为一块玉璞先后献给厉武王玉工说是块石头国王恼怒卞和分别被砍去左右脚楚文王继位卞和抱着玉璞在山中哭泣。文王明白叫人剖开玉璞果然得到稀世美玉因此取名“和氏璧”。

关于和氏璧的最早记载见于《韩非子》等书并且情节大致相向。和氏璧面世后成为楚国的国宝。之后楚国向赵回求婚使和氏璧到了赵国。

公元前283年秦国听说赵国有和氏璧提出以15座城相交换蔺相如明白其中有诈偷偷将和氏璧送回了赵国。但之后和氏璧还是被秦国拥有至于何时、如何被秦国拥有史无记载。


上一篇:彭祖活了多少岁

下一篇:段誉最后娶了谁


蚂蚁钢琴网 2008-2025 somall.com.cn 皖ICP备2023010105号
大写数字 热点城市 热点地区 热点街道 热点时间 房贷计算器
钢琴调律 钢琴调音 钢琴调律价格
温馨提示: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24小时举报热线:1805654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