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币驱逐良币要说明什么问题?


劣币驱逐良币要说明什么问题?

“劣币驱逐良币”是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现象最初是在贵金属铸币时代,那些低于法定重量或者成色的金属铸币--“劣币”进入流通领域之后,人们就倾向于将那些足值货币--“良币”收藏起来,把“劣币”花出去最后,良币将被驱逐,退出的流通,市场上活跃流通的就只剩下劣币了

进入了纸币流通的时代,货币的不足值性更加明显,国家也必须有更加有力的手段保障其法偿性也正是在这时,格雷欣法则开始受到一些学者的质疑事实上,没有良币出现,或者有强有力的政府禁止良币的使用,劣币也不能一直使用下去

一 个十分明显的例子,中国大陆在国民政府执政末期,法币贬值,物价飞涨,民间开始使用银元,拒收劣币此时的国民政府虽说对付解放军不行,禁止人民使用银元进而没收银元发行银元券还是可以的但是人民并不因此就接受银元券了,许多私人机构开始以大米为薪金,社会交换退化到了物物交换时代

问题的根源在于,劣币驱良币并不是产生于竞争的前提条件下每一套货币的发行,都是由国家强制人民接受的,尽管付款的一方很乐意使用劣币,但收款的一方却不会甘愿接受,只有在国家能保证收款方接受的劣币能够继续流通的时候,劣币才能得以继续存在,这条规律才能继续起作用

换句话说,如果国家滥用发行货币的权利,通过“劣币驱良币”的把戏来掠夺民间财富,这个过程可以说是强政府消费自己的信誉的过程当这个消费过程超过了一定的限度的时候,人民也是有可能拒绝所谓的法偿货币,通过自由的选择使得货币自发地建立新规律的


上一篇:金本位制崩溃的原因

下一篇:特里芬难题所指的问题是什么?


蚂蚁钢琴网 2008-2025 somall.com.cn 皖ICP备2023010105号
大写数字 热点城市 热点地区 热点街道 热点时间 房贷计算器
钢琴调律 钢琴调音 钢琴调律价格
温馨提示: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24小时举报热线:1805654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