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能源现状分析

能源是人类生存与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然而随着世界经济持续、高速地发展,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逐渐加深,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世界能源业发展的现状

大规模使用化石燃料至今,环境污染已经到了地球难以承受的程度工业革命以来,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核能与可再生能源等相继大规模地进入了人类活动领域能源结构的演变推动并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也极大地影响了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全球气候据气象学家估算,陆地植物每年经光合作用固定的二氧化碳为200亿—300亿吨上述仅化石能源人为燃烧就产生二氧化碳370亿吨,加上生命呼吸、生物体腐败及火灾等产生的二氧化碳,就严重地超过了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转化二氧化碳的量,破坏了自然界的二氧化碳循环平衡,已经开始造成保护地球的臭氧层破坏和其它一些反常现象

发达国家能源消费增速低于发展中国家过去30多年的时间里,北美、中南美洲、欧洲、中东、非洲及亚太六大地区的能源消费总量均有所增加,但是经济、科技与社会比较发达的北美洲和欧洲两大地区的增长速度非常缓慢,其消费量占世界总消费量的比例也逐年下降究其原因,一方面,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已进入到后工业化阶段,经济向低能耗、高产出的产业结构发展,高能耗的制造业逐步转向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发达国家高度重视节能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终端能源消费呈现清洁化趋势在能源供应中,煤炭所占比重较高,但在终端消费中,其比重明显较低煤炭直接用于终端消费,不仅利用效率低,而且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为此各国都倾向于将煤炭转换成清洁、易传输的电力,再供终端用户使用天然气作为一种相对清洁、低碳的优质能源、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电力比重显著上升;而对于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已完成,对电力的需求增长较低,因此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增长缓慢

各国能源政策趋向灵活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低位徘徊,石油出口国为增加财政收入,振兴经济,灵活运用政策杠杆,随机调节关税,对石油等资源的控制有所松动,对石油资源的战略性勘探开发投资明显加速能源消费国则在加快新能源政策出台频率的同时,通过立法等鼓励节能产品的发展,促进新能源开发的政策更加明晰且具可操作性国际能源合作更加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

新能源发展未有穷期

尽管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生产总量中的比重还比较低,但增长势头异常迅猛为积极应对能源、环境和气候挑战,世界主要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加快了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步伐20世纪70年代以来,德国、意大利、日本等重视环境的欧盟国家和化石能源资源极端贫乏的国家,其可再生能源比重有所上升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石燃料价格的飞涨和全球气候政策的推动,可再生能源无论是在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或地区,还是在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大国,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