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发电行业全解析


生物质发电兼具经济、生态与社会等综合效益,目前已进入稳定发展阶段尽管行业仍面临一些问题,业内普遍认为,只要在政策、资金及技术方面给予适当扶持,生物质发电前景广阔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生物质发电行业全解析

生物质能直接或间接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一般取材于农林资源、生活污水与工业有机废水、城市有机固体废物及畜禽粪便等,具有环境友好、来源广泛、储量丰富、可再生及可储存等特点生物质能可以通过物理转换(固体成型燃料)、化学转换(直接燃烧、气化、液化)、生物转换(如发酵转换成甲烷)等形式转化为不同燃料类型,满足各种形式的能源需求

随着能源危机与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世界各国积极投入对新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非化石能源利用比重也是当前有效缓解我国资源环境约束和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路径我国计划到2022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2030年这一比例继续提高至30%这意味着需尽快打破以煤为主体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格局,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是最现实的出路随着技术进步及产业化应用不断突破,生物质能作为世界第四大能源,正以其优越性,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热门之一其中,生物质直燃发电是生物质能规模化利用的重要形式,与风电、光伏发电等都属于我国战略新兴产业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任东明主任: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已成为我国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领域,也是促进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要途径“十二五”期间,我国生物质能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部分领域已初步实现产业化,在替代化石能源、促进环境保护、带动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出身:兼具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

首先,生物质发电有利于节能减排秸秆焚烧是近年来造成北方地区大范围雾霾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我国农村农作物产量的大幅提升,秸秆的处理成为一大难题,大规模焚烧秸秆屡禁不止生物质发电具备碳中和效应,且比化石能源的硫、氮等含量低,通过集中燃烧并装备除尘及脱硫脱销等设备,有助于降低排放,促进大气污染防治据测算,运营一台2.5万千瓦的生物质发电机组,与同类型火电机组相比,每年可节约标煤11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2万吨

其次,生物质发电有助于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生物质能作为可再生能源,来源广泛、储量丰富,可再生且可存储生物质发电原理与火电相似,电能稳定、质量高,对于电网而言更为友好;与同样稳定的水电相比,生物质发电的全年发电小时数为7000-8000小时,水电则只有4000-5000小时,而风电、光伏发电则更低发展生物质发电是用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能源的有效途径之一,对于替代化石能源、增加能源供应、调整能源结构,以及构建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生物质发电亦可助力精准扶贫生物质发电具有产业链长、带动力强等特点,是农业、工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是产业精准扶贫的利器装机规模为2.5万千瓦的生物发电项目年消耗生物质约20万吨,如按每吨秸秆200元的收购价测算,将带动所在地区农户年增收入4000多万元秸秆燃烧后的灰渣全部无偿返还给农民作肥料,降低农民耕种成本同时,围绕秸秆的收购、存储、运输等产业链条,可为当地农村提供1000个就业机会

现状:正步入发展的成熟期

生物质发电起源于1970年代的石油危机,1990年以来在欧美许多国家发展迅速生物质发电一般分为直燃发电、混燃发电、气化发电、沼气发电及垃圾发电等

从无到有,不断壮大

我国的生物质发电起步较晚2003年以来,国家先后批准了个秸秆发电示范项目2005年以前,以农林废弃物为原料的规模化并网发电项目在我国几乎是空白2006年《可再生能源法》正式实施以后,生物质发电优惠上网电价等有关配套政策相继出台,有力促进了我国的生物质发电行业的快速壮大2006-2013年,我国生物质及垃圾发电装机容量逐年增加,由2006年的4.8GW增加至2012年的9.8GW,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33%,步入快速发展期

截至2022年底,我国生物质发电并网装机总容量为1031万千瓦,其中,农林生物质直燃发电并网装机容量约530万千瓦,垃圾焚烧发电并网装机容量约为468万千瓦,两者占比在97%以上,还有少量沼气发电、污泥发电和生物质气化发电项目我国的生物发电总装机容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在装机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覆盖范围也逐步扩大截至2022年底,全国(不含港澳台地区)已经有29个省(市、区)建设了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分区域看,生物质发电装机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2022年并网容量达296.69万千瓦,累计市场份额为31.31%,居全国首位其次是华北地区和华中地区,分别为248.23万千瓦和185.4万千瓦分省份看,山东省和江苏省生物质发电累计核准容量分别居全国前两位,分别为168.07万千瓦和139.5万千瓦,占全国累计核准容量的11.81%和9.8%其次是湖北省、浙江省、黑龙江省、吉林省,上述六省累计核准容量占全国总核准容量的46.94%在建容量上,江苏、吉林、湖南三省最高,分别为43.5、41.79和38.6万千瓦

行业日趋成熟

“我国生物质发电重点企业已在技术、成本方面取得明显优势,投产的生物质发电项目的盈利能力已经得到初步验证”任东明主任这样看待生物质发电产业的发展现状

自2010年起,我国的生物质发电项目的数量一直快速上升由于领先的公司积极扩张,市场集中程度亦逐渐提升当前,行业领头羊是凯迪生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国能能源有限公司,两者装机容量合计超过总装机容量的三分之一;同时,存在大量规模较小的市场参与者,以及一批新的行业进入者其中,凯迪主要雄据华南地区,而国能能源则主要布局在华北地区而从事环保和厨卫行业的长青集团作为新晋黑马,更是从2022年9月起在5个月内,跨界投资了6个生物质发电项目

以凯迪生态清洁能源为例,其通过优化商业布局、完善运营模式和促进技术创新“稳打方向盘”,蓄积了能量,扎根站稳了生物质直燃发电领域,2022年成功上市便是明证在行业诸多企业陷入经营困境时,凯迪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成功路,已成为目前全国范围内规模最大、布局最广的生物质发电企业目前,该企业拥有35家生物质电站,核准容量达212.6万千瓦,并网容量达到101.7万千瓦未来,这一规模将会扩大到111家同时,该企业建立的燃料收集网络基本保证了燃料供应的数量和质量,破解了原料供应不足的难题,并正在积极布局林业产业资源

当前,生物质发电行业当前正在步入一个由无序发展到有序发展、由爆发式增长到稳健型增长、由提速期向成熟期过渡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无序的市场逐步被梳理,有序的市场逐步被建立,行业规则将日益完善,正在为今后行业的大发展蓄积正能量

机遇与挑战并存

由于我国生物质发电的技术及设备比较落后,能源转化效率相对较低,生物质资源优势特点尚未充分挖掘,总体来看,该产业仍未完全步入发展的成熟期特别是近年来,生物质直燃发电行业的扩张步伐有所放缓,出现了部分企业因经营业绩不佳而逃离的情况2022年,龙源电力、大唐、华能国电、京能等发电集团陆续出售旗下生物质发电资产一时间,媒体报道中常用“碰壁”、“尴尬”、“跳闸”等形容生物质发电行业,生物质发电产业成了烫手山芋同时,亏损似乎也一直笼罩着一些生物质发电企业

在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所马隆龙所长看来,这是行业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和竞争的激烈,竞争带来的结果就是一些发电厂的效益下降,不能满负荷的发电,这种情况下,行业规模的扩张势必有一个放缓的过程”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是任何一个行业走向成熟必经的阶段,在行业竞争由无序进入正轨的转型期和成熟期时,正是一个大浪淘沙、优胜劣汰的过程

全球企业增长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Sullivan),基于对我国的跟踪研究,结合资源禀赋、形势发展及技术进步等因素,对我国生物质发电市场仍然很乐观:

前景:大势所趋,潜力巨大

潜力空间仍然巨大

据统计,地球每年经光合作用产生的生物质约1700亿吨,其中蕴含的能量相当于全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10-20倍,但目前的利用率仅为3%左右,开发和利用前景十分广阔我国作为农林业大国,每年有约9亿吨秸秆、0.8亿吨林业剩余物、30亿吨畜禽养殖粪便、1.5亿吨生活和有机垃圾,以及10几亿吨农产品加工的废水废渣,生物质资源极其丰富根据中国工程院《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我国含太阳能的清洁能源开采资源量为21.48亿吨标煤,其中生物质占到54.5%,是水电的2倍和风电的3.5倍随着农业、林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我国正在有计划地研究开发各种速生能源作物和能源植物,生物质能资源的种类和产量将会越来越大(图4)

除了增量带来的潜力空间,现有生物质能资源保有量仍具有较大发掘空间《生物质能发展“十二五”规划》显示,中国可作为能源利用的生物质资源总量每年约4.6亿吨标煤,目前已利用量约2200万吨标煤,利用率不足5%据《中国统计年鉴2022》,我国农作物秸秆理论资源量约为8.7亿吨,约折合4.4亿吨标准煤,但其中被用于工业原料的仅为3%,有15%的用于露地焚烧,被一烧了之2022年,我国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超过4.4亿吨标准煤,生物质能占比不到1/10但在欧洲,生物质能是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分支,比重已高达60%

激励与约束的政策“双向发力”

早在200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就明确规定,生物质发电项目的上网电价在各省脱硫燃煤机组标杆电价基础上,享受0.25元/千瓦时的国家财政补贴,此外,生物质发电还可享受收入减计10%所得税的优惠此后的201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上网电价统一上调至0.75元/千瓦时(含税),补贴力度进一步加大我国“十三五”规划也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生物质能、地热能,积极开发沿海潮汐能资源,完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发电扶持政策

除了激励性政策的“保驾护航”,国家还将出台相关约束性政策进一步激发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活力近期,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建立燃煤火电机组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配额考核制度有关要求的通知》,拟对燃煤火电机组强制实行非水可再生能源的配额考核机制,2022年国内所有火电企业所承担的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配额需占火电发电量的15%以上对于没完成配额要求的燃煤发电企业,责令其在规定期限内完成配额要求,预期内仍未完成的,取消该发电企业的发电业务许可证

“这个政策事实上就是强制推动能源结构调整,激活前期投入建设但运行效果不好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对盘活相关资产将起到重要促进作用”广东省技术经济研究发展中心能源所陈子教所长认为该政策对生物质发电是个重大利好

事实上,截止到2022年底,我国非水可再生能源产出仅占火电发电量的7%左右,可再生能源电量比例最高的为国电,约占6.2%,最低的为华电,仅为2.5%,均与国家预期的15%有较大的差距可以预期,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将解决“谁来买,谁来用”的问题,给包括生物质能、风电、光伏带来巨大的和可靠的市场

“十三五”期间,我国生物质发电的相关政策将进一步明晰,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将会有大的发展预计到2022年底,生物质发电装机将达1500万千瓦以上”,任东明主任对生物质发电的市场前景充满信心

以上就是生物质发电行业全解析的主要内容


上一篇:印尼生物质能发展概况是什么

下一篇:生物质能行业现状分析及应用技术展望


蚂蚁钢琴网 2008-2025 www.somall.com.cn 皖ICP备2023010105号 大写数字 热点城市 热点地区 热点街道 热点时间 房贷计算器
温馨提示: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违法和不良信息24小时举报热线:18056540210 钢琴调律 钢琴调音 钢琴调律价格 网速测试 宽带网速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