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地址
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组织专家评估、青海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全日制公办的集护理、临床、预防、药学、医技等专业教育为一体的卫生类普通高等职业院校,隶属于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坐落在素有“西海锁钥”之称的青海省省会西宁市。学院是全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省级文明校园。在2021-2022年全国528所医药卫生大类高职院校中排名第45位,入50强之列。 官网查看>> 大学高校 公办大学 学校简介 招生简章 科学研究 文化传统 对外合作 历史沿革 全国高职院校名单 全国医学类大学名单 青海八大高职院校 西宁市十大名校排行榜 青海省大学名单 西宁市大学名单 青海省十大名校排行榜 2023年青海人气最高的十大名校 青海省公立大学名单 基本信息 创建时间:1948年 院校隶属:青海省 院校分类:医药类 学校校训:勤奋笃行 明德至善 学校类型:普通高等院校 学校代码:12562 学历层次:专科层次 办学性质:公办大学 所在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七一路340号 学校简介
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现有城中、城北两个校区,占地面积约590亩。截至2021年10月,有直属附属医院1所,非直属附属医院4所,校外实习基地124个。学院是“全国首批急救教育试点学校(省级写作组组长单位)”“青海省乡村医生培训中心”“青海省社区全科医生培训中心”“青海省藏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中心”及“青海省护理实践技能培训基地”“青海省临床技能培训基地”“青海省急救技能培训基地”等1个国家级培训基地和7个省级培训基地。院内有护理、助产等18个专业的实训基地9个、实验实训室180余间。已建成护理、助产2个国家级健康服务类示范专业和口腔医学、医学检验技术2个国家级骨干专业以及临床医学、康复治疗技术、针灸推拿等6个省级示范专业。现有万元以上教学设备9905件,固定资产达1.83亿元。总藏各类纸质图书25.79万余册。学院下设13个管理部门、8个教学部门、8个教辅部门、5个职业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和1个院士工作室、1个博士工作室。现有在校生近5000人。
学院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精准对接全省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立足实际,创新发展,现开设护理、助产、临床医学、药学、医学检验技术等18个专业,形成了护理专业“1.5+1.5”、临床医学专业“复合型”、药学专业“订单式”、医学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以及“五年一贯制”、“1+X证书制度”等多维度、多层次、多形式、全覆盖的人才培养体系,在全省高职院校中凸显了特色办学优势。2014年学院牵头成立了青海卫生职业教育集团,已拥有常务理事单位45家,理事单位130家。2020年获批教育部第一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
自建校以来,学院累计培养了3.62万名卫生人才。毕业生遍布青海山川、祖国大地、甚至异国友邦,涌现出了一批颇有影响的卫生类高级人才,一大批毕业生立功受奖:有的被授予“南丁格尔奖章”“全国优秀医务工作者”“全省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
招生简章院校代码:12562
学院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泓学大街(城北校区)
邮政编码:810000
办学性质:省属公办普通全日制高等学校
办学类型:青海省重点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收费标准:学 费:4200元/生/学年(将根据发改委相关文件进行实际调整,若有变动另行公示)
住宿费:1200元/生/学年
涉外护理:合作院校:加拿大博瓦利学院
学 费:11416元/生/学年
住宿费:1200元/生/学年
录取规则:
1.严格执行国家招生政策和纪律,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德、智、体全面考核,根据考生填报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2.根据考生志愿顺序及总分确定专业。
3.除涉外护理以外,其他专业对外语语种不做限制(涉外护理要求外语语种为英语)。
4.身体健康状况要求执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标准》。
5.按志愿录取的考生原则上不允许退档。
6.录取具体方式:报考我院志愿的进档生,实行网上录取。根据考生考试成绩按照志愿先后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最低录取线以上的考生,服从专业调剂的将调剂录取。
7.录取结果:由我院寄发录取考生的《录取通知书》,新生按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到校报到。
8.颁发学历证书学校名称: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9.证书种类:普通高等教育专科毕业证
奖励资助政策
设立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校级沙棘奖学金、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绿色通道(按国家相关政策规定执行)。
咨询和联系方式:
电话:0971-8295343
电子信箱:717215729@qq.com
联系人:乔老师
学校网址:http://www.qhwszy.edu.cn
本章更新至2023年6月,最新章程以官网为准。
科学研究学院各专业承担各级各类科技项目100余项。获得国内领先科技成果4项、国内先进6项、专利12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授权4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主编参编公开发行教材近100部。
文化传统校训:勤奋笃行 明德至善
勤奋:不懈的努力(学习、工作),精神振奋。勤奋是成功的基础,是传统的美德。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除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是勤奋。
笃行:“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只有明确的目标、有坚定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
明德:“明”,一为明白、清楚,二为懂得、了解,三为弘扬、彰显;“德”指品行、品质、道德。“明德”语出《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即认同、践行和彰显美德,光明正大的品德。要求学院师生要净化自己的德行,显示自己心中美好的德性,达到内心清明高尚的境界。“明德”在这里,就是要求学院以德为立校之本,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自觉地把德育放在首位,推进以德治校与依法治校的有机结合,培养政治合格,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医道同源生为本”。我们提倡对生命的无比珍视和关注,使医学科学显得更加崇高和神圣。医学是探索人类生命奥妙的科学。世间许多东西都可以失而复得,唯有生命无法再生。医者职业道德尤显严苛,违背医者职业誓言,就等同于背信弃义,永世耻辱。“明德”同时也要求学院师生员工以德为立人之本,爱党、爱国、爱民、友天、友地、友人、自强、自省、自悟。
至善:“至”,最。“善”,心地仁爱,品质淳厚;善良、善心、善举。通常指一切其他的善都包含于其中或都来源于它的那种最高的善。《大学》中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自天子以至庶民,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教育之根本目的以德立人,修身为本,努力向善。为学要广博,要学思并重,求真务实,脚踏实地,注重实践,才能学行相长,致用成才。
对外合作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和青海省教育厅批准,学院已进入新加坡护理医科奖学金项目观察员序列和招生院校。目前,正在与菲律宾莱康大学协商建立中国语言培训中心和扁鹊工作室,进一步传承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及中医药文化。积极与加拿大博瓦立学院、英国威尔士三圣一大学协商对接,开展护理、康复治疗等专业专本科教育项目。与光华国际教育联盟合作,构建了国际化课程体系,开设《护理价值观》《国际护理》等13门国际护理学分互认课程。分别与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江苏医药职业学院、沈阳药科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合作办学。与国内30多所医药卫生类院校通过“合作+联盟+联考”的方式,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
历史沿革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51年,其前身为青海省卫生学校。
1939年,省政府开办医务佐理人员训练所,设医佐班和护士班;
1943年,医务佐理人员训练所改名为卫生人员训练所;
1948年10月,卫生人员训练所改名为省立高级护士职业学校;
1948年春,学校正式开学,学制三年;
1949年9月,学校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司令部卫生处接管;
1950年,学校与青海军区卫生学校合并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卫校;
1951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奉命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遂将该校移交给地方政府,正式建校为青海省中级卫生技术学校;
1951年,更名为青海省中级卫生技术学校;
1954年,更名为青海省卫生学校;
1955年,更名为青海省西宁卫生学校;
1958年,更名为青海省第一卫生学校;
1960年,第一卫校与第二卫校合并,改名为“青海省卫生学校”,此名沿用至2003年学校升格为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1984年,经省政府批准,国家教委备案,在青海省卫生学校的基础上成立了“青海省卫生干部专科学校”并挂牌招生,承担省内成人医学专科教育任务;
1990年,省内5所职工专科学校合并成立了“青海省联合职工大学”,学校成为联合大学的卫生分校,当时三块牌子,一套领导班子;
1993年,经省教委评估,被省政府确定为“省部级重点中专学校”;
2001年3月,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2003年,正式升格为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2021年9月30日,通过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组织的现代学徒制第三批试点验收。
2021年10月18日,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成运行。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3年7月,请以官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