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科技师范学院简介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地址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简称“广西科师”)为国家公办的全日制本科院校,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实施办法》先进集体、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高等学校、全国“三下乡”先进集体、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自治区文明校园、广西高校安全文明校园、全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官网查看>> 大学高校 公办大学 学校简介 招生简章 科学研究 历史沿革 全国本科院校名单 全国师范类大学名单 来宾市大学名单 中国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十大名校 广西本科院校名单 广西师范类大学名单 2023年广西人气最高的十大名校 广西公立大学名单 基本信息 创建时间:1958年 院校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 院校分类:师范类 学校校训:启智育人,博识敦行 学校类型:普通高等院校 学校代码:11546 学历层次:本科层次 办学性质:公办大学 所在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兴宾区铁北路966号(来宾校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北区君武路170号(柳州校区) 学校简介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的前身为创办于1958年的宜山师范专科学校,是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重点支持院校、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国家“1+x”证书试点院校,拥有国家备案众创空间,是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首批试点高校、中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成员学校,是自治区示范性教师教育基地、广西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广西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典型示范基地、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基地、广西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自治区级教师教育协同创新中心。
截止至2023年6月,校园占地面积101.43万平方米,其中来宾主校区61.01万平方米,柳州校区40.4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0.33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6000人,各类留学生68人。设有13个教学单位,有本科专业34个,涵盖教育学、工学、法学、文学、理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
近年来,教学改革成绩显著。学校主动适应桂中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需要,紧密对接地方电力、制糖等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了“教师教育类”“电气工程与电子技术类”“食品与生化工程类”“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类”“机械与汽车工程类”“经济与管理类”六大特色专业集群,初步形成了以教育学、工学为主,文学、理学、管理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学前教育专业获批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体育教育、英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汽车服务工程、物联网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等8个专业获批为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有课程与教学论、运筹学与控制论等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2个,有本科高校特色专业及实验实训教学基地(中心)建设项目4个,有物联网工程、小学教育等广西职业院校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项目2个,“制糖工程应用型人才协同培养基地”获批为自治区级协同育人平台建设项目,“上汽通用五菱汽车产业学院”获批为广西普通本科高校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学校现有实验实训室使用面积54218.91平方米,建有校内实验实训室426个。近年来,学校获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23项,其中一等奖12项;省部级教改项目立项113项。
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取得新成效。学校在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和科研育人方面取得一批优秀成果。目前,学校建有广西重点实验室、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广西应用技术转移中心、广西金秀大瑶山瑶族文化研究基地等自治区级科研平台(含培育);建有“无机材料”“甘蔗与制糖工业”等科研团队20多个。
经过多年的办学实践,学校凝练形成了“立足师范本色,服务职教发展,培养应用人才”的办学特色。
招生简章广西科技师范学院202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招生工作程序,依法治招,确保招生录取工作“公平、公正、公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各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考试委员会、教育厅的有关规定,结合本校招生工作具体情况,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学校的全称为广西科技师范学院,部标代码为11546。
第三条 ?学校为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第四条 ?本章程仅适用于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工作。为准予毕业的学生颁发国家认可并经教育部电子注册备案、院校名为广西科技师范学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证》,本科毕业生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可授予学士学位。
第二章 ?组织机构
第五条 ?学校成立由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校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工作。招生办公室是学校常设机构,负责处理学校招生工作的日常事务,工作职责主要有:贯彻落实教育部、各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考试委员会、教育厅有关招生工作的政策和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有关决定,制定本校招生章程和招生方案,组织招生宣传,编制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录取考生,处理录取工作中的相关问题等。
第六条 ?学校纪检监察部门、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对招生工作实施监督和检查,调查处理招考投诉及有关招生违纪事件。
第三章 ?招生计划
第七条 ?按照国家的有关招生政策,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办学条件、毕业生就业情况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生源情况,科学、合理地编制招生来源计划。
第八条 ?学校招生计划通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学校招生简章、学校网站等向社会和考生公布。所有分专业招生计划和录取批次以各招生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教育)考试院向社会公布为准。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公费师范生培养计划,在各定向县的招生计划和录取批次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招生考试院向社会公布为准。
我校还有仅招收广西区内少数民族考生的本科民族班计划和本科少数民族预科(A类、B类)计划,具体招生计划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招生考试院向社会公布为准。
第四章 ?录取规则
第九条 ?根据教育部和各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教育)考试院有关文件的要求,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考试的成绩及部分省市高考成绩为依据。继续深入实施高考招生“阳光工程”,坚持公平竞争、公开选拔、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
第十条 ?在高考改革省(市)的录取工作按照相关省(市)文件执行。考生选考科目应符合我校招生专业(类)规定的选考科目。
第十一条 ?实行远程网络录取方式。
第十二条 ?录取工作实行“学校负责、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教育)考试院监督”的办法,在公布的招生计划内,原则上从高位次到低位次进行录取。录取规则如下:
1、普通文史、理工类专业录取规则:为了尽量满足考生的专业志愿,对普通类专业进档考生采取“专业志愿优先,位次排序”的规则安排专业。即:依照考生专业志愿顺序,根据投档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从高位次到低位次,安排专业,不设置专业级差。如遇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管理部门未对考生进行位次排序,在投档分相同的情况下,对线上进档的同批次同科类同志愿的考生,按位次排序规则排出位次,在招生计划内,从高位次到低位次进行录取。位次排序规则:总分(总成绩+照顾分)—总成绩(高考各科成绩之和)—语文科成绩—数学科成绩—综合科成绩—外语科成绩(不含口试成绩)。
2、体育类专业录取规则:按考生生源所在地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关于体育类专业的投档规定,对体育高考成绩和文化成绩均达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类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进档考生。我校对进档考生按“先专业志愿,后专业分,再文化分”的排序规则录取。如果此项与生源所在省招生政策相冲突的,以所在省文件为准。
3、艺术类专业录取规则:我校没有设艺术专业校考,认可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艺术专业招生统考成绩。我校艺术类专业录取规则为“先专业志愿,后专业分,再文化分”。对进档的同专业志愿的考生先按专业术科成绩排序,从高到低录取,术科成绩相同,则依次按照文化总分(总成绩+照顾分)、总成绩(高考各科成绩之和)、语文、数学、综合、外语(不含口试成绩)排序。如果此项与生源所在省招生政策相冲突的,以所在省文件为准。
4、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公费师范生培养计划录取规则: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公费师范生培养计划,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的相关文件执行。毕业后按协议定向就业。具体招生对象、招生计划、录取原则、定向县(市、区)、培养计划协议书签订、新生入学等内容将在我校的招生网上另行发布。
5、本科专业民族班录取规则:仅招收广西区内少数民族考生。本科专业民族班录取批次以广西区招生考试院的公布为准,录取规则同“体育类专业录取规则”、“普通文史、理工类专业录取规则”。录取后的民族班考生与本专业普通录取考生编在一个教学班授课。
6、本科少数民族预科生录取规则:仅招收广西区内少数民族考生。本科少数民族预科生录取批次以广西区招生考试院的公布为准,录取时不分专业,预科期间(1年)在百色学院就读,预科期满进行专业分流,后直升我校下一年普通本科就读。
第十三条 ?“专业调剂”的录取规则:填有“不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在专业志愿达不到录取条件的情况下,学校将作退档处理;填有“服从部分专业调剂”的考生,在专业志愿达不到录取条件的情况下,学校将调剂录取到其服从的部分专业志愿里,对“服从部分专业调剂”的专业计划已录满的考生,学校则作退档处理;填有“服从所有专业调剂”的考生,在专业志愿达不到录取条件的情况下,学校将分析其综合素质及志愿情况,调剂录取到其他专业。因录取时间紧迫,对符合调剂录取和退档的考生,学校不再征求考生意见。
第十四条 ?各专业录取人数原则上按已公布的各专业的招生计划进行录取。录取过程中若出现某专业生源不足时,经各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教育)考试院批准,在全校总计划不变的情况下,适当调整各专业录取计划数,减少线上生源不足专业的招生计划数,增加生源充足专业的招生计划数。
第十五条 ?考生体检和专业限报按照国家教育部、卫生部、残联共同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此外,由于专业性质限制,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化学专业、生物科学专业不招色盲、色弱考生。建议残疾或头、脸部有明显缺陷等影响毕业后顺利走上教师岗位的考生,慎重填报我校师范类专业。建议有肢体残疾、行动不便等影响实验操作的考生,慎重填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化学专业、生物科学专业。
第十六条 ? 新生入学后,非外语类专业学生的公共外语教学只安排英语课程,请非英语语种的考生谨慎填报。
第五章 ?其他
第十七条 ?学费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价格主管部门批准的标准收取。
第十八条 ?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及有关程序等详细信息见学校招生网页。
第十九条 ?学校设有两个校区,分别为来宾校区和柳州校区。来宾校区地址:广西来宾市铁北路966号,邮政编码:546199,招生咨询电话:0772-6620895、6620896;柳州校区地址:柳州市柳北区君武路170号,邮政编码:545004。学校网址:https://www.gxstnu.edu.cn/。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条 ?本章程适用于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工作。由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本章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学校此前有关招生工作的文件规定与本章程不一致的,以本章程为准。本章程若与国家法律、法规、规范和上级有关政策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规范和上级有关政策为准。
本章更新于2023年6月,最新章程以官网为准。
科学研究学校获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立项433项,其中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39项。获自治区级科研成果奖6项。教职工发表学术论文2455篇,其中,被国际SCI/EI检索和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71篇;出版著作(含教材)112部;学校获得专利(含软著)506项,其中发明专利57项。同时,学校为支持广西甘蔗制糖业的战略发展,成立了“现代蔗糖业发展研究所”。《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多次被评为全国、全区优秀社科期刊。学校构建形成了从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到成果转移转化的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体系。
历史沿革学校的前身为创办于1958年的宜山师范专科学校。
1959年与柳州市师范专科学校合并后改名为柳州师范专科学校。
1960年从宜山搬迁到柳州办学。
1962年学校在全国高校调整中停办。
1971年在柳州民族农业技术学校基础上组建柳州地区师范学校。
1982年在校内设柳州地区教师进修学院。
1984年升格为柳州地区师范专科学校。
1994年更名为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05年柳州财经学校并入。
2012年开始在来宾办学,2015年升格为本科层次的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2019年获批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
2021年9月,入选第二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拟入选单位名单。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3年7月,请以官网为准!
上一篇:梧州学院简介 梧州学院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