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地址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江苏省省属公办全日制高校、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江苏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学校坐落在两汉文化旅游区,南依风景迤逦九里山,北望碧波荡漾九里湖,山水相连、人文荟萃;校园芳草萋萋,环境幽雅,是求知成才的理想之所。学校先后荣获“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江苏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全国高等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江苏省产业人才培训示范基地”等。 官网查看>> 大学高校 公办大学 学校简介 招生简章 科学研究 对外合作 历史沿革 双高计划 全国高职院校名单 徐州市十大名校排行榜 江苏省高职院校名单 徐州市大学名单 江苏省大学名单 徐州市公立大学名单 江苏省理工类大学名单 基本信息 创建时间:1964年 院校隶属:江苏省 院校分类:理工类 学校校训:求真,求实,求精,求新 学校类型:普通高等院校 学校代码:13107 学历层次:专科层次 办学性质:公办大学 所在地址: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襄王南路1号 学校简介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现有九里校区和大学科技园暨淮海文化科技产业园两个校区,占地1100亩。截至2022年11月,现有学历教育在校生1.3万人。

学校设有材料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课教学部、体育与艺术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等13个教学单位。

学校有国家级实训基地4个(高分子材料实训基地、生物化工实训基地、化学制药技术实训基地、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培养中心)、省级实训基地3个(省级区域开放共享实训基地即徐州市重大装备制造技术实训基地、江苏省分布式能源与智能微电网技术实训平台、江苏省重大装备智能制造技术实训平台)、5个市级实训平台(徐州市校企共建现代物流公共实训平台、徐州工程装备智能制造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高分子材料智能制造技术实训平台、徐州云计算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徐州现代物流技术实训平台)。

学校现开设39个招生专业,包括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橡胶工程技术、应用化工技术以及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四个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其中,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专业被誉为中国橡胶工业人才培养的“黄埔军校”,三分天下有其一;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应用电子技术(光伏材料应用)、物流管理、药品生产技术,物联网技术,皆是江北和徐州地区唯一的江苏省高水平骨干专业;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是唯一被徐州市政府批准建设的特需专业。

招生简章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23年普通高考招生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证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规范招生行为,切实维护考生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和教育部有关招生规定,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本章程适用于我校全日制普通类专科招生工作。

第三条 学校全称: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校代码:国标代码13107,江苏省招生代码1231,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编招生代码以各省级教育考试院公布为准。学校办学地址: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襄王南路1号。

第四条 学校是江苏省省属公办全日制高校、国家“双高计

划”建设单位、江苏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学校创办于1964年,占地1100余亩,学历教育在校生1.4万余人。设有9个二级学院、4个国家级实训基地、3个省级实训基地和6个省级研发中心,坐落在两汉文化旅游区,南依风景迤逦九里山,北望碧波荡漾九里湖,山水相连、人文荟萃;校园芳草萋萋,环境幽雅,是求知成才的理想之所。

第五条 颁发学历的学校名称为: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对在规定的年限内达到所在专业毕业要求的学生,颁发国家承认的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专科毕业证书。

第二章 ?组织机构

第六条 学校招生工作的领导机构是招生工作领导小组。

第七条 学校的招生工作组织实施机构是招生办公室。

第八条 学校根据需要组建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工作组,负责该地区招生宣传和咨询,并协助招生办公室进行招生录取。招生工作组组长由学校聘任。

第九条 学校的招生工作实行上级主管部门、内部和第三方多重监督机制,学校招生工作在监督部门的监督下进行,同时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第三章 招生计划

第十条 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办学条件等实际情况,统筹考虑生源人数、生源质量、区域协调发展等因素,结合近年来本校生源计划编制情况,综合分析,经主管部门审核后,确定学校招生计划。招生专业(含专业名称、专业代码、学制等信息)以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公布的信息为准。

第四章 ?录取规则

第十一条 凡符合生源所在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规定的报名条件的考生均可报考。

第十二条 学校严格执行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规定(特殊专业体检及要求)。学校对录取新生的男女比例无要求。

第十三条 学生参加各生源省份统一组织的普通高考。

第十四条 学校依据教育部和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对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的要求,实行学校负责、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部门监督的录取体制,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按公平、公开、公正和择优录取的原则,根据考生考试成绩和公布的招生计划,严格按招生的有关规定进行录取。

第十五条 我校严格按教育部和各省(市、区)的相关规定执行加分优惠政策。

第十六条 学校按照理工类、文史类、物理类、历史类、艺术类分类录取,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市)按其高考改革方案相关规定进行录取。

第十七条 学校将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相关规定确定调档比例。若生源不足,则参加征求平行院校志愿(含院校服从志愿)的录取或者按规定提取其他志愿录取。

第十八条 进档考生的录取原则

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采用“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即按投档成绩从高到低排序,根据考生专业志愿依次安排专业。如所填报专业分数均不满足,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可以调剂到其他未录满的专业,不服从调剂的考生则作退档处理。投档成绩相同情况下则依次按语文数学两科之和、数学单科成绩、语文单科成绩、外语单科成绩、首选科目单科成绩、再选科目单科最高成绩由高到低排序。

第十九条 符合转专业条件的学生,入校一学期后可申请转专业,考核通过后转入新专业学习。学生在校期间只能转专业一次。

第二十条 普通高考专业不限制考生应试的外语语种,但学校的公共外语课只开设英语、日语课程。

第五章 其他

第二十一条 学校严格按照《江苏省物价局江苏省财政厅关于公办高等学校学费标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苏价费〔2014〕136号)、《江苏省物价局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印发<高等学校社会化学生公寓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苏价费〔2002〕369号、苏财综〔2002〕162号)和《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分制收费管理暂行办法》(徐工职院发〔2018〕129号)规定标准收取学费和住宿费,每生每学年具体学费标准暂定为:文科类专业4700元、工科类专业5300元、艺术类专业6800元、中外合作办学类专业15000元;每生每学年住宿费标准为800-1500元,具体按上级批准的备案标准执行。

第二十二条 新生入校后,学校将在三个月内进行新生入学资格审查及身体复检。经复查不合格者,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处理,凡发现弄虚作假者,一律取消其入学资格。

第二十三条 奖助贷政策

学校建有完备的“奖、勤、助、贷、减、补、免”助学体系,不断提升“精准资助”工作水平,学生奖励、资助面达50%以上。

1.设立“绿色通道”制度,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

2.设有国家奖学金(8000元/人)、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人)、优秀学生奖学金、单项奖学金、企业赞助奖学金等。

3.设有优秀新生奖学金,省内外各批次中,报考我校高分子材料智能制造技术、橡胶智能制造技术、应用化工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4个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专业被录取且达到本科线的学生,均可享受新生特等奖学金(每生10000元);报考我校其它专业被录取且达到本科线的学生,均可享受新生二等奖学金(每生2000元)。以上专业均不含“4+0”、“3+2”及职教本科专业项目。新生奖学金在新生入学资格审查结束并取得我校正式学籍后发放。奖学金获得者入学后一年内退学、转专业的须退还所获得的新生奖学金。各类奖学金不重复享受,按就高原则发放。

4.原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每人每年最高4300元国家助学金,孤儿、残疾学生等符合条件的可享受减免学费政策。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 监督机制

为保证招生录取工作公平、公正,学校成立由相关职能部门、纪检部门组成的监督工作组,对招生录取实行全程监督,及时回复考生申诉,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纪检部门受理电话及邮箱:0516-85782200、19852082200;jw@mail.xzcit.cn。

第二十五条 违规处理

凡在招生录取中违规的考生及工作人员,一经查实,将依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教育部令第36号)等规定严肃处理。考生的违规情况将报各省教育考试院,记入高考诚信电子档案。

第二十六条 联系方式

联系地点: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襄王南路1号 ?

邮政编码:221140

联系人:李老师、刘老师

咨询电话:0516-85782003、85782059

学校网址:http://www.xzcit.edu.cn

学校招生信息与服务网网址:http://zsb.xzcit.cn/

电子邮箱:zsb@mail.xzcit.cn

第二十七条 本招生章程由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本章更新于2023年6月,最新章程以官网为准。

科学研究

学校有6个省级研发中心(江苏省化工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江苏省橡胶循环利用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江苏省全合成胶非公路型轮胎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江苏省工程涂料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江苏省凹土功能材料应用工程中心、江苏省绿色橡胶循环制造工程研究中心),39个市级研发中心(实验室),每年授权发明专利80余项,技术服务到账额3000余万元。

对外合作

学校积极开展现代职教体系人才培养。学校分别与徐州工程学院、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开展联合培养项目,开设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4+0”本科班、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4+0”本科班。与常州大学开展分段培养项目,开设橡胶智能制造技术专业“3+2”本科班;与淮阴工学院开展分段培养项目,开设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电子商务专业“3+2”本科班;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开展分段培养项目,开设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3+2”本科班;与新沂中专等学校联合开展“3+3”项目17项,实现了现代职教体系项目类别全覆盖。

学校拥有一大批优质的实习就业基地,与徐工集团、可成科技等80余家单位建立了智能制造类专业实习就业基地,与协鑫集团、赛轮集团等130余家单位建立了材料化工类专业实习就业基地,与中国建材、东方雨虹等60余家单位建立了建筑工程类实习就业基地,与京东集团等50余家单位建立了商贸物流类实习就业基地,与徐工信息、杭州士兰微等60余家单位建立了信息工程类实习就业基地,与吉利汽车、蜂巢能源等70余家单位建立了新能源汽车类实习就业基地,徐工订单班毕业生遍及全球16国。

历史沿革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是始建于1964年的徐州市轻化工职业学校。

1964年7月,徐州轻化工职业学校创建,隶属于徐州市化工局、徐州市轻工局,校址设在徐州市四道街。

1965年初,转为“徐州市轻化工中等技术学校”,隶属于徐州市化工局领导;同年7月5日,徐州市人民委员会批准“徐州市轻化工中等技术学校”分开,在原轻化工中等技术学校化工专业的基础上成立“徐州市化工技术学校”,校址设在化工局九里山仓库(现黄河校区北部,大门面朝铜沛路)。

“文革动乱”期间,徐州市革委会化学工业局临时工作小组于1970年11月7日撤销徐州市化工技术学校,学校停办。

1979年5月,江苏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同意在原址上恢复徐州化工技术学校,定名为“徐州化工学校”,隶属徐州化工局,科级建制;学校位于徐州西北,北依九里山、南邻故黄河,坐落在沈场西。

1980年6月,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复徐州化校领导体制改为省、市双重领导,以省为主;设化学工程、化工分析、橡胶制品工艺、化工机械四个专业,招初中生,学制四年。

1985年6月,学校隶属江苏省石油化工厅,县团级建制;同年12月,成立中共徐州化工学校总支委员会。

1990年1月,建立中共徐州化工学校委员会,党组织关系隶属徐州市化学医药公司党委。

1998年5月,学校获省部级重点中专学校。

2000年6月,获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同月,江苏省石化厅撤销,徐州化工学校划转隶属江苏省教育厅;同年10月,调整党组织隶属关系为徐州市教育工委;

2001年,学校在九里区征地150亩,2005年11月扩征700.86亩。

2002年6月,学校独立升格为专科层次的普通高等学校,在徐州化工学校基础上建立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同时撤销徐州化校建制;11月调整党组织隶属关系为徐州市委组织部。

2006年9月,完成了黄河校区行政处室搬迁工作。

2007年8月,行政办公楼建成,机关各处室入住办公楼,学院东大门启用;管理系、环境系迁至7号楼。

2014年6月,学院通过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校验收。

2017年12月,学院被确定为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经验高校及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2018年9月,学院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确定为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2019年12月,学院被列入第四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C档)。

2021年9月30日,学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组织的现代学徒制第三批试点验收。

2022年10月,学院入选入选第二批“坦桑尼亚国家职业标准开发项目” 立项建设单位;11月,全国化工安全职业教育集团在该院成立。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3年7月,请以官网为准!


上一篇: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地址章程

下一篇: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地址


蚂蚁钢琴网 2008-2025 somall.com.cn 皖ICP备2023010105号
大写数字 热点城市 热点地区 热点街道 热点时间 房贷计算器
钢琴调律 钢琴调音 钢琴调律价格
温馨提示: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24小时举报热线:1805654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