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职业大学简介 扬州职业大学地址


扬州市职业大学 扬州市职业大学是一所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由扬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综合性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是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江苏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学校坐落于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学校荣获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省教育人才工作先进单位、省科技工作先进单位、省国际交流先进高校、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省文明单位等多项称号。 官网查看>> 大学高校 公办大学 学校简介 招生简章 科学研究 国际合作 历史沿革 全国高职院校名单 江苏省高职院校名单 江苏省大学名单 扬州市大学名单 江苏省十大高职院校 扬州市公立大学名单 基本信息 创建时间:1958年 院校隶属:江苏省 院校分类:综合类 学校校训:严谨,勤奋,求实,创新 学校类型:普通高等院校 学校代码:11462 学历层次:专科层次 办学性质:公办大学 所在地址: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文昌西路458号 学校简介

扬州市职业大学总占地近1600亩。截至2023年2月,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1.6万余人,各类继续教育在籍学生1.6万余人,设有22个教学单位。校舍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高达45%,被誉为“公园式大学”。现有实验实训室317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3亿元。图书馆纸质文献总量176万多册,电子图书240万册(本地镜像96万册),中外文纸质期刊4800多种。智慧校园集教学资源库系统、远程教育系统、数字图书馆系统、OA办公系统、校内生活App平台等于一体。

学校专业众多、科类齐全。开设有农林牧渔、资源环境与安全、能源动力与材料、土木建筑、装备制造、生物与化工、轻工纺织、食品药品与粮食、交通运输、电子信息、医药卫生、财经商贸、旅游、文化艺术、新闻传播、教育与体育、公共管理与服务17个大类,68个专业。

学校坚持“质量立校”,教育教学成果丰硕。学校现有国家级骨干专业4个,省级高水平骨干专业4个,省级品牌专业1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1个,省级重点专业群6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实训基地2个,省级产教融合集成平台1个;国家在线精品课程4门,十四五省级在线精品课程10门,省级乡村振兴在线开放课程21门;出版国家规划教材20部;获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8项。

招生简章

2023年扬州市职业大学高考统招招生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障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规范招生行为,切实维护考生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有关法律,教育部有关招生规定,以及江苏省相关招生录取政策,结合我校招生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本章程适用于我校全日制高考统招专科招生工作。

第三条 学校全称:扬州市职业大学。学校代码:国标代码11462,学校在各招生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代码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部门公布的为准。

学校办学地址:江苏省扬州市翠岗路255号。

第四条 学校简介

扬州市职业大学是一所全日制综合性公办高等职业院校,由原扬州市职业大学、扬州教育学院、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和扬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合并而成,办学史可追溯至1907年的高邮师范传习所。主要设有瘦西湖校区和高邮湖校区,其中瘦西湖校区位于江苏省扬州市翠岗路255号;高邮湖校区位于江苏省扬州市高邮正新路1号。

学校占地1582亩,校舍51万㎡,现有教职工1273人,专任教师980人,其中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教师907人,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90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424人。现开设17个大类,68个专业,几十年来,已培养毕业生30多万人。学校与2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40余所院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建有多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现有留学生80多名。

第五条 学历证书

学生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学习期满,合格者由扬州市职业大学颁发国家承认的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专科毕业证书。

第二章 ?组织机构

第六条 学校招生工作的领导机构为扬州市职业大学招生工作领导小组。

第七条 招生就业处是学校组织和实施招生工作的常设机构,具体负责招生日常工作。

第八条 学校根据需要组建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工作组,负责该地区招生宣传和咨询,并协助招生办公室进行招生录取。招生工作组组长由学校聘任。

第九条 学校的招生工作实行上级主管部门、内部和第三方多重监督机制,学校招生工作在学校纪检部门的监督下进行,同时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第三章 ?招生计划

第十条 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办学条件等实际情况,统筹考虑各省份高考人数、生源质量、区域协调发展等因素,以及我校历年计划延续性等因素,确定我校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经审核后,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向社会公布。

备注:招生专业(含专业名称、专业代码、学制等信息)以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公布的信息为准。

第四章 ?录取规则

第十一条 学校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源情况确定提档比例,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20%以内;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

第十二条 凡符合生源所在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规定报名条件的考生均可报考。

第十三条 学校严格执行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规定。我校医药卫生类专业,考生还需符合医药卫生类专业的体检有关要求,护理、助产、医学检验技术、药学、中药学不招色盲、色弱者。护理、助产专业申请护士执业注册时需符合《护士执业注册管理办法》规定的健康标准:无精神病史;无色盲、色弱、双耳听力障碍;无影响履行护理职责的疾病、残疾或者功能障碍。学校助产专业建议女生报考,其他专业无性别和比例要求。

第十四条 考核方式。学生参加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统一组织的普通高考。

第十五条 学校依据教育部和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对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的要求,实行学校负责、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部门监督的录取体制,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按公平、公开、公正和择优录取的原则,根据考生考试成绩和公布的招生计划,严格按招生的有关规定进行录取。

第十六条 承认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根据教育部相关政策给予考生的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按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提供的投档成绩提档。

第十七条 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自治区、直辖市)按其高考改革方案相关规定进行录取,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按照分代码(分文史类、理工类)进行录取。

第十八条 学校将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相关规定确定调档比例。若生源不足,则参加征求平行院校志愿(含院校服从志愿)的录取或者按规定提取其他志愿录取。

第十九条 对江苏省高考统招进档考生的录取采用:“分数优先”的录取方式;对江苏省外高考统招进档考生的录取采用:“分数优先”的录取方式。

第二十条 当进档考生的投档成绩相同时,学校依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出台的同分排序规则(或排序分),从高到低择优录取,确定专业。若考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没有明确的同分排序政策,则按专业志愿顺序靠前的优先录取。如仍相同,普通类再依次按语文数学英语三门总分、数学单科成绩、语文单科成绩、外语单科成绩由高到低进行排序;体育类、艺术类考生再依次按高考文化分、语文单科成绩、数学单科成绩、外语单科成绩由高到低进行排序。按照以上规则排序后,如仍相同,新高考改革省份则综合衡量考生综合素质档案,其余省份综合衡量考生德智体美发展情况,择优录取。

第二十一条 江苏省高考录取执行以下规定:

(1)应届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道德品质”和“公民素养”必须合格。报考我校的江苏考生选择性考试科目所对应的合格性考试成绩必须合格。

(2)普通类批次各专业组录取:

考生的投档分为高考文化分。

对进档考生按照相应专业组投档分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后,结合考生的专业志愿,依次录取。当投档分相同时,依次按语文数学两科之和、语文或数学单科最高成绩、外语单科成绩、首选科目单科成绩、再选科目单科最高成绩由高到低排序录取;如仍相同,比较考生志愿顺序,顺序在前者优先录取,志愿顺序相同则全部录取。所有专业志愿都未能被录取的,有服从专业调剂志愿者,将由学校根据分数调剂录取到相同专业组内相应专业;无服从专业调剂志愿者、不符合专业录取条件等原因不能被录取的考生,作退档处理。

(3)体育类批次各专业组录取:

考生的专业分和文化分均达省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后,投档分=[(高考文化分÷文化满分)×0.7+(专业分÷专业满分)×0.3]×750,结果四舍五入取整。

对进档考生按照相应专业组投档分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后,结合考生的专业志愿,依次录取。如投档成绩相同,则按高考文化分、语文数学两科之和、语文或数学单科最高成绩、外语单科成绩、首选科目单科成绩、再选科目单科最高成绩由高到低排序录取;如仍相同,比较考生志愿顺序,顺序在前者优先录取,志愿顺序相同则全部录取。所有专业志愿都未能被录取的,有服从专业调剂志愿者,将由学校根据分数调剂录取到相同专业组内相应专业;无服从专业调剂志愿者、不符合专业录取条件等原因不能被录取的考生,作退档处理。

(5)美术类批次各专业组录取:

考生的专业分和文化分均达省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后,投档分= [(高考文化分÷文化满分)×0.6+(专业分÷专业满分)×0.4]×750,结果四舍五入取整。

对进档考生按照相应专业组投档分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后,结合考生的专业志愿,依次录取。如投档成绩相同,则按高考文化分、语文数学两科之和、语文或数学单科最高成绩、外语单科成绩、首选科目单科成绩、再选科目单科最高成绩由高到低排序录取;如仍相同,比较考生志愿顺序,顺序在前者优先录取,志愿顺序相同则全部录取。所有专业志愿都未能被录取的,有服从专业调剂志愿者,将由学校根据分数调剂录取到相同专业组内相应专业;无服从专业调剂志愿者、不符合专业录取条件等原因不能被录取的考生,作退档处理。

(6)音乐类批次各专业组录取:

考生的专业分和文化分均达省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后,投档分为专业分。

对进档考生按照相应专业组投档分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后,结合考生的专业志愿,依次录取。如投档成绩相同,则按高考文化分、语文数学两科之和、语文或数学单科最高成绩、外语单科成绩、首选科目单科成绩、再选科目单科最高成绩由高到低排序录取;如仍相同,比较考生志愿顺序,顺序在前者优先录取,志愿顺序相同则全部录取。所有专业志愿都未能被录取的,有服从专业调剂志愿者,将由学校根据分数调剂录取到相同专业组内相应专业;无服从专业调剂志愿者、不符合专业录取条件等原因不能被录取的考生,作退档处理。

第二十二条 各类专业不限制外语语种,但学校的公共外语课只开设英语、日语课程。报考英语类专业考生,英语单科成绩为良好。

第五章 其他

第二十三条 学校录取的考生,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由学校寄发录取通知书。

第二十四条 学校根据经江苏省物价部门核准的标准(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收费按《省物价局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规范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收费的通知》(苏价费[2017]243号)要求执行))按学年收取费用(币种:人民币)。

其中,医学类专业6200元/年、文科类专业4700元/年、理工类专业5300元/年、农业类专业2200元/年、艺术类6800元/年、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中外合作办学)专业6700元/年、视觉传达设计(中外合作办学)专业8800元/年。

第二十五条 住宿费:根据《江苏省物价局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印发<高等学校社会化学生公寓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苏价费〔2002〕369号、苏财综〔2002〕162号),学校住宿费收费标准为:1000元/年(6人间)、1200元/年(4人间)。

第二十六条 奖助贷政策

我校录取的所有学生同等享受我校“奖、助、贷、勤、补、减、免”等助学政策。

奖学金:国家奖学金8000元/人?年,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人?年,学业奖学金400元/人?年,综合奖学金100-400元/人?年,企业奖学金视入选企业订单班、冠名班情况而定。

国家助学金:2300-4300元/人?年。

助学贷款: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在生源地教育局资助管理中心提出申请,限额12000元/年。

勤工助学:学校设有众多校内外勤工助学岗位,需勤工助学者可以申请。

特困生补助:在校生因家庭经济特别困难或突发原因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可申请特困补助1000-4000元/人.年。

求职补贴:1500元/人,符合条件的应届毕业生均可申请。

学费减免:在全国学生资助系统或江苏省学生资助系统建档立卡学生信息库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具有由县级以上残联发放的残疾人证的残疾学生,符合条件的学生,免除应交学费。

第二十七条 资格审查

新生入学后,按照国家和学校有关规定进行入学资格复查及身体复检。凡经查实为替考、违规录取、冒名顶替入学等违规情况的考生,一律取消其入学资格、不予学籍电子注册,并上报有关部门倒查追责。

第二十八条 ?学校招生联系方式

招生网址:https://zsjy.yzpc.edu.cn/

学校官微:扬州市职业大学(YZZDGW)

招生官微:扬职大招办(yzzdzb)

联系电话:0514-87697000

监督电话:0514-87090518

传真:0514-87697010

地址:江苏省扬州市翠岗路255号

邮编:225009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 本章程通过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向社会发布,对于各种媒体节选公布的章程内容,如理解有误,以我校公布的完整招生章程为准。

第三十条 我校以往有关招生工作的政策、规定如与本章程相冲突,以本章程为准,原政策、规定即时废止;如遇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有关政策变化,以变化后的规定为准。

第三十一条 本章程由扬州市职业大学招生就业处负责解释。

扬州市职业大学

2023年4月

本章更新于2023年6月,最新章程以官网为准。

科学研究

学校坚持“科技兴校”,科研服务能力强劲。建有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工程研发中心8个,省级优秀科技创新团队5个,省级双创示范基地1个,江苏省科技企业孵化器、江苏省众创空间各1个,市级工程研发中心12个,扬州市创业孵化基地1个,建成扬州市智能制造先进技术示范中心、石柱山康养城附属医院、省服装设计与贸易产业链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省国土资源勘测与环境保护实训平台、金方圆培训学院等产教深度融合平台(中心),积极参与“双创示范”工作,充分发挥学校的资源优势,双创工作获得扬州市产业科创名城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五年来,开展面向中小企业的科技服务项目980余项;主持市级及市级以上科研项目30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34项;获得各级各类科研奖励350多项,其中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梁希林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省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1项,省农业技术推广奖1项,省哲学社科二等奖1项、三等奖16项,;共发表论文2600多篇,其中SCI、EI、ISTP收录和中文核心期刊300多篇;国家专利79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46项;组织学术报告200多场次。

国际合作

学校坚持“开放办校”,国际交流日益广阔。近年来,与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及地区近50所各类院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入选教育部“中国-东盟双百职校强强合作旗舰计划”特色项目,入选江苏省“十四五”高校国际化品牌专业资助项目1个;积极引进境外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与美国、英国高校合作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3个;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号召,与东盟国家、葡语系国家、非盟国家、中亚、南亚国家的教育部门建立合作关系,设立留学生项目,建立海外实习研修基地、文化交流中心,开发国家职业课程标准,开展技术技能培训和学历教育,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服务,赋能“走出去”中资企业本土化人才培养;每年选派优秀师生赴海外研修、交流,全方位推动职业教育国际化高质量发展。

历史沿革

学校可溯源至1906年创办的晚清新式学堂,先后与扬州市广播电视大学、扬州教育学院、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等17所学校和1个研究所合并办学。

1958年,扬州市机关干部业余大学创建。

1979年,扬州市机关干部业余大学更名为扬州市职工业余大学;同年,江苏省广播电视大学(扬州分校)创建。

1983年,扬州市职工业余大学更名为扬州市职工大学。

1984年,江苏省冶金职工大学(扬州冶金机械厂分校)并入扬州市职工大学;同年,扬州职业大学创建(合署)。

1992年,扬州市物资职工中专并入扬州职业大学。

1995年,扬州工艺美术学校并入扬州职业大学。

1996年,扬州食品研究所并入扬州职业大学。

2000年,扬州工业职业学校并入扬州职业大学。

2002年,江苏省广播电视大学(扬州分校)、扬州职工学校并入扬州职业大学。

2007年2月,扬州市人民政府决定将扬州市职业大学、扬州教育学院合并,筹建扬州科技学院(本科)。

2012年4月,扬州市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并入扬州市职业大学。

2023年7月19日,命名扬州市职业大学为‘扬州劳模工匠学院’。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3年7月,请以官网为准!


上一篇:沙洲职业工学院简介 沙洲职业工学院地址章程

下一篇: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简介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地址章程


蚂蚁钢琴网 2008-2025 somall.com.cn 皖ICP备2023010105号
大写数字 热点城市 热点地区 热点街道 热点时间 房贷计算器
钢琴调律 钢琴调音 钢琴调律价格
温馨提示: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24小时举报热线:1805654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