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是中国“狂欢节”已有2000多年历史


  2月6日是元宵佳节,如果说除夕、春节是一台全民参与的民俗大戏,那么,正月十五元宵节就是这台大戏的压轴节目。民俗专家表示,作为传统节日的元宵节在我国已经传承了2000多年。
天津社科院教授王来华介绍说,元宵,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从汉武帝颁布的《太初历》以来,将正月定为一年的首月,正月十五晚上升起的是新年的第一轮圆月,必然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元宵节又称“元夕”、“元夜”。
道教产生以后,称正月十五为上元节,还将它七月十五中元节、十月十五下元节合称“三元节”。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于正月十五夜“燃灯表佛”,后来相沿成习,燃灯成为正月十五的盛事,因此元宵节又有“灯节”的称呼。
从如此众多的称呼中不难看出,后世的元宵节是在古老习俗的基础上,融合了佛、道的因素,并在上层统治者的提倡下,从最初的宗教祭祀活动最终发展为一个全民狂欢的盛大娱乐性节日。
王来华说,正月十五之夜,天上一轮明月高悬,地上万家灯火通明,人们趁着新年的余兴未消,吹拂着早春的轻柔夜风,踏月赏灯,舞狮耍龙,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鞭炮阵阵,锣鼓喧天,火树银花,游人如织,摩肩接踵,好不热闹,简直就像西方的狂欢节。因此,民间有“正月十五闹元宵”的说法。
有诗就描写了唐朝长安“闹”元宵的场面:“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这首诗把长安城里元宵之夜的盛况和游人的兴致表达无遗。
民俗专家表示,一个“闹”字,道出了元宵节的热闹欢腾、祥和喜庆的气氛,表达了人们纳吉迎祥、祈祝丰年的心愿。可以说,元宵节是中国人的狂欢节。

上一篇:福建元宵节习俗

下一篇:苗族银饰的历史渊源


蚂蚁钢琴网 2008-2025 somall.com.cn 皖ICP备2023010105号
大写数字 热点城市 热点地区 热点街道 热点时间 房贷计算器
钢琴调律 钢琴调音 钢琴调律价格
温馨提示: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24小时举报热线:1805654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