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简介 上海大学地址
上海大学 上海大学是上海市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防科技工业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上海市首批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教育部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上海大学多次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纪检监察先进集体”、“上海世博会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官网查看>> 大学高校 公办大学 学校简介 分数线 招生简章 科学研究 国际交流 荣誉称号 历史沿革 校园风光 双一流 中国211工程 全国211大学名单 2023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 全国一本大学名单 2023年中国十大美术设计学院 全国本科院校名单 中国十大影视院校 上海最大的十所大学 中国冶金工程专业十大名校 中国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十大名校 上海市大学名单 中国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十大名校 中国社会学专业十大名校 中国美术学专业十大名校 中国新闻学专业十大名校 上海市一本大学院校名单 上海十大最美大学排行榜 上海市211大学名单 全国综合类211大学名单 中国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十大名校 中国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十大名校 上海十大名校排行榜 全国综合类大学名单 全国雕塑专业大学排行 上海市本科院校名单 中国档案学专业十大名校 上海市内录取分数线最高的十所高校 上海综合实力最强的十大高校 中国广播电视学专业十大名校 2023年上海人气最高的十大名校 2023年中国寒假时间最短的十大高校 2021CNUR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 上海市公立大学名单 中国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十大名校 2023年中国十大最受欢迎的211高校 2022年上海双一流大学名单 沪港大学联盟学校名单 上海市综合类大学名单 2022年高校专项计划高校名单 共约38个榜单 基本信息 创建时间:1994年 院校隶属:上海市 院校分类:综合类 学校校训:自强不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学校类型:普通高等院校 学校代码:10280 学历层次:本科层次 办学性质:公办大学 所在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宝山校区);上海市静安区延长路149号(延长校区);上海市嘉定区城中路20号(嘉定校区) 学校简介
截至2023年3月,上海大学学科门类齐全,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学科门类。现设有32个学院。设有101个本科专业,2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9个交叉学科博士点,4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含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未覆盖)、23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共建)、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南方实验基地(共建),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1个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1个中国社科院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上海研究院、1个国家民政部政策理论研究基地、1个外交部与上海大学共建上海合作组织公共外交研究院、1个国家文物局中国海外文物研究中心、1个国家文物局和上海大学共建文化遗产保护基础科学研究院、1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84个省部级及以上基地平台。
上海大学是上海市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学校是拥有国家试点学院的17所高校之一,是教育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首批高校之一,是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高校之一。钱伟长学院入选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学校建立了以学分制、选课制、短学期制为核心的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
上海大学校园占地面积180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39万平方米,形成了以校本部为“一体”、延长校区和嘉定校区为“两翼”的“一体两翼”的校园格局。上海大学图书馆建筑面积7.91万平方米,读者座位数5897个;馆藏图书近431.1万册;订购纸质报刊1482种;订购电子文献数据库66种,含电子刊近5.3万种,电子书907.4万余种。
分数线 2022年上海大学各省录取分数线大学名称 | 省份 | 科类 | 年份 | 录取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上海大学 | 广东省 | 物理类 | 2022 | 本科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603/19571 | 445 | (203)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上海大学 | 北京市 | 综合 | 2022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25/5408 | 425 | (01) | 不限 |
上海大学 | 北京市 | 综合 | 2022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21/5887 | 425 | (02) | 物理必选 |
上海大学 | 北京市 | 综合 | 2022 | 本科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612/7030 | 425 | (03) | 不限 |
上海大学 | 北京市 | 综合 | 2022 | 本科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589/10295 | 425 | (04) | 物理必选 |
上海大学 | 河北省 | 物理类 | 2022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5/11821 | 430 | ||
上海大学 | 河北省 | 物理类 | 2022 | 本科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579/19795 | 430 | ||
上海大学 | 河北省 | 历史类 | 2022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8/1424 | 443 | ||
上海大学 | 山西省 | 物理类 | 2022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72/6981 | 498 | ||
上海大学 | 山西省 | 物理类 | 2022 | 本科一批A1段 | 普通类 | 541/16014 | 498 | ||
上海大学 | 山西省 | 历史类 | 2022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62/1410 | 517 | ||
上海大学 | 山西省 | 历史类 | 2022 | 本科一批A1段 | 普通类 | 550/2343 | 517 | ||
上海大学 | 内蒙古 | 理科 | 2022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55/4957 | 427 |
1.录取分数线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仅供参考。请考生及家长同时参阅各省招生部门公布资料。
2.录取分数在个别省份不同年度稍有波动,建议考生及家长整体查看近三年录取数据。
加载更多 招生简章
2023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考招生章程
(秋季统一高考)
一、院校全称
上海大学
二、就读校址
宝山校区地址为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 99 号
延长校区地址为上海市静安区延长路149号
嘉定校区地址为上海市嘉定区城中路 20 号
三、层次
■ 本科
四、办学类型
■ 普通高等学校 ■ 公办高等学校
五、颁发学历证书的院校名称及证书种类
院校名称:上海大学
证书种类:修学期满,符合毕业要求,颁发上海大学本科毕业证书。
六、院校招生管理机构
上海大学本科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是学校本科招生工作的最高决策机构,统一领导学校本科招生工作;招生与毕业生就业工作办公室是学校组织和实施本科招生工作的常设机构,负责学校本科招生的日常管理工作;机关纪委是学校本科招生工作的纪检机构。
七、招生计划分配的原则和办法
1.上海大学依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核准的年度招生规模,结合学校发展定位与办学条件,统筹考虑近年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编制及使用情况,科学、合理地编制学校本年度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
2.本年度上海大学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高考改革省市选考科目要求等详见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省级招办)编印的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和计划相关文件。
3.各招生专业无男女比例限制。
八、预留计划数及使用办法
本科招生计划的1%用于生源质量调控及同分数考生的录取。
九、专业教学培养使用外语语种
入学外语考试语种不限;入学后非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外语教学语种:1.中欧工程技术学院所有专业采用英语和法语;2.其他专业均采用英语。
十、身体健康状况要求
根据教育部、原卫生部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教育部《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23〕1号)以及有关补充规定,考生须据实上报健康状况,若隐瞒病情病史,上海大学将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41号)和学校学籍管理规定中有关退学与休学的规定执行。其中: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动画、影视摄影与制作、美术学、绘画、雕塑、中国画、实验艺术、艺术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工艺美术、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与科技、理科试验班、材料类、生物制药、环境工程(中葡合作)专业不招色盲、色弱;理科试验班类、电气类、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工程(中法合作)、机械工程(中法合作)、材料科学与工程(中法合作)、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葡合作)专业不招色盲。
十一、录取规则
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秋季统一高考)成绩录取的规则:
(一)省级招办按上海大学在当地的招生计划数和投档比例将报考上海大学的考生从高分到低分(含加分)排序进行投档。具体的投档比例由学校根据各省市实际生源情况确定,原则上投档比例不超过120%。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原则上投档比例不超过105%。
(二)以公开、公平、公正为原则,择优录取。
1.投档至上海大学的考生,学校按投档成绩分别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根据考生志愿依次录取。各志愿之间无级差。如投档成绩相同:文科(或选考科目要求为“不限”、“历史或政治”或首选科目为“历史”的专业(组))依次比较语文成绩、外语成绩、数学成绩;理科(或选考科目要求为“物理”、“化学”或首选科目为“物理”的专业(组))依次比较数学成绩、外语成绩、语文成绩。
2.对于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投档至上海大学的考生,愿意服从所有专业调剂、体检不受限制且高考外语单科成绩达要求者,不会退档。
3.高考外语单科成绩要求:英语、法语专业要求不低于115分(满分150分),日语专业要求不低于110分(满分150分)。
4.外语统一口试成绩要求按考生所在省市的规定执行。
5.上海大学在内蒙古自治区本科第一批次实行“招生计划1:1范围内的专业志愿清”录取规则。
6.对于投档到上海大学但未进入专业志愿的考生,若不服从所有专业调剂,学校将予以退档;若体检受限、高考外语单科成绩不达要求或不愿意调整到高收费专业等不满足专业录取要求的,可能会被学校退档;其他的考生,学校将在未录满的专业中进行调剂。
(三)生源不足时,省级招办可在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上,按不超过招生计划剩余数的120%进行投档;若生源仍不足,上海大学可以将剩余的招生计划调配至生源充足的省市安排录取。
(四)上海大学认可教育部以及各省级招办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给予考生的全国性加分政策。学校进行专业录取时,原则上认可考生具备的所有加分项中最高分一项,且最高不超过20分。按教育部规定,所有高考加分项目及分值均不得用于不安排分省计划的艺术类专业、高水平运动队等招生项目。
十二、特殊类型招生规则
1.艺术类招生项目按《上海大学各学院2023年艺术类本科专业招生章程》公告的录取原则执行。报考绘画(油画、版画)、雕塑、中国画、实验艺术、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工艺美术、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与科技的上海市考生,其市美术与设计学类专业统考成绩必须达到300分以上(含300分)。
2.高校专项计划招生项目按照《上海大学2023年高校专项计划暨“启航计划”招生章程》执行。
3.保送生招生项目按照《上海大学2023年保送录取运动员招生章程》执行。
4.高水平运动队招生项目按照《上海大学2023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章程》执行。
5.综合评价录取招生项目按照《上海大学2023年上海市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招生简章》执行。
注:上述章程如有调整,以上海大学发布的调整版章程为准。
十三、收费标准
学费标准
(一)一般专业:
1.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学科门类专业每生每学年6500元(沪发改价调〔2023〕21号)。
2.理学、工学(除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机器人工程专业)学科门类专业每生每学年7000元(沪发改价调〔2023〕21号)。
3.艺术学学科门类专业每生每学年13000元(沪发改价调〔2023〕21号)。
4.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机械工程”涉及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机器人工程每生每学年7700元(沪发改价调〔2023〕21号)。
(二)中外合作办学专业:
1.中法合作专业(信息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每生每学年25000元(沪教委财〔2017〕57号)。
2.中澳合作专业(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每生每学年30000元(沪教委财〔2017〕57号)。
3.中葡合作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环境工程)每生每学年30000元(沪发改价调〔2022〕18号)。
住宿费标准
每生每学年最高1200元(不含寒暑假)(沪价费〔2003〕56号、沪财预〔2003〕93号、沪教委财〔2012〕118号)。
十四、资助政策
上海大学认真执行国家和本市相关学生资助政策规定,被上海大学录取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通过“绿色通道”申请入学,入学后可按规定申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上海市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岗位、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等。学校还按规定实行服义务兵役资助和中西部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学校设立校长奖学金以及教育类、体育类、艺术类等奖学金,各学院还设立奖助学金。此外,还有“隐形餐费”补贴、出国交流学习等发展型资助项目。
学校承诺:确保被上海大学录取的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十五、监督机制及举报电话
按照招生“阳光工程”的统一要求,上海大学秋季统一考试招生全程接受上级和学校纪检监察部门监督。
本科招生举报电话:021-36215782(工作日8:30—11:00,13:00—16:30)
十六、网址及联系电话
上海大学网址:https://www.shu.edu.cn
上海大学本科招生网:https://bkzsw.shu.edu.cn
咨询电话:021-66134148(工作日8:30—11:00,13:00—16:30)
十七、其他须知
(一)钱伟长学院招生
钱伟长学院是国家试点学院、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和上海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实施“重基础、跨学科、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学院依托上海大学进入全球前1%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材料、工程科学等优势学科,联合相关专业学院,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和前沿交叉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其中,理科试验班类包含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理论与应用力学和材料设计科学与工程四个专业;理科试验班包含应用化学和生物工程两个专业。学院在学生第一学年末进行专业分流并实行动态进出机制,退出的学生参与学校相应理学工学类的专业分流。
(二)未来技术学院招生
上海大学扎实推进国家新工科建设成立的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学院,瞄准未来10-15年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等领域的前沿性、突破性、颠覆性技术的发展,以国家一流学科为支撑,通过基于挑战性项目牵引的进阶式研究和学习体系,全过程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和素质教育,培养智能无人系统领域或其拓宽领域的拔尖创新领军人才。出口方向为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和机械电子工程三个专业,填报高考志愿时,招生名称为“电子信息类”。学院在学生第一学年末进行专业分流并实行动态进出机制,退出的学生参与学校理学工学I类的专业分流。
(三)理学工学I类招生
理学工学I类包含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学、理论与应用力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自动化、机器人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网络空间安全、电影制作、生物医学工程、建筑学、城乡规划、城市设计、工业工程共29个专业。
填报高考志愿时,“电气类”代表“理学工学I类”。凡录取进入理学工学I类的学生,第一学年末进行类内专业分流。专业分流时,原则上按照分流综合成绩(分流综合成绩由高考成绩、大一学习成绩以及个人综合表现组成)从高到低排序,按平行志愿原则分流到专业。
(四)理学工学II类招生
理学工学II类包含应用化学、冶金工程(含冶金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双学士学位项目)、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生物制药共9个专业。
填报高考志愿时,“材料类”代表“理学工学II类”。凡录取进入理学工学II类的学生,第一学年末进行类内专业分流。专业分流时,原则上按照分流综合成绩(分流综合成绩由高考成绩、大一学习成绩以及个人综合表现组成)从高到低排序,按平行志愿原则分流到专业。
冶金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双学士学位项目为上海市首批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第一学年末分流进入冶金工程专业的学生,择优选择进入双学士学位项目培养,培养过程实施动态进出机制。
(五)经济管理类招生
经济管理类包含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档案学、信息资源管理、物流管理共10个专业。
填报高考志愿时,“经济学类”代表“经济管理类”。凡录取进入经济管理类的学生,第一学年末进行类内专业分流。专业分流时,原则上按照分流综合成绩(分流综合成绩由高考成绩、大一学习成绩以及个人综合表现组成)从高到低排序,按平行志愿原则分流到专业。
(六)人文社科类招生
人文社科类包含哲学、法学、知识产权、社会学、社会工作、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会展共12个专业。
填报高考志愿时,“社会学类”代表“人文社科类”。凡录取进入人文社科类的学生,第一学年末进行类内专业分流。专业分流时,原则上按照分流综合成绩(分流综合成绩由高考成绩、大一学习成绩以及个人综合表现组成)从高到低排序,按平行志愿原则分流到专业。
(七)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招生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包含管理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共3个专业,由管理学院培养,第一学年末进行专业分流,专业分流原则上按照大一前三学期学习成绩绩点,按平行志愿原则分流到专业。
(八)历史学类招生
历史学类包含历史学、考古学共2个专业,大一第一学期由文学院和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共同培养,大一第一学期末进行专业分流(历史学专业学生进入文学院,考古学专业学生进入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专业分流原则上按照大一第一学期学习成绩绩点,按平行志愿原则分流到专业。
(九)中外合作办学类专业招生
中外合作办学类专业按专业招生,办学模式介绍如下:
在中葡合作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环境工程三个专业就读的学生,修业合格,颁发上海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同时颁发葡萄牙里斯本大学相应(分别为电气与计算机工程、土木工程、环境工程)的学士学位证书。
在中澳合作的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四个专业就读的学生,修业合格,颁发上海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申请中澳双学位并成绩达到悉尼科技大学要求者,还可获得悉尼科技大学相应的学士学位证书。
在中法合作的信息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三个专业就读的学生,修业合格,颁发上海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本科期间可赴法国合作学校交流学习半年。也可选择在国内本科学习四年后,通过院内赴法选拔前往法国继续攻读硕士文凭或者工程师文凭(视个人学习进度1-2.5年不等)。
(十)其他类招生
艺术类专业、民族预科班、内地新疆高中班、内地西藏高中班、保送生、高水平运动队以及部分特色专业按专业招生。
本章更新于2023年6月,最新章程以官网为准。
科学研究
上海大学科研能力和水平处于全国高校先进行列。工程科学、材料科学、化学进入ESI学科全球1‰。7人入选2022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1994年以来,以第一完成单位/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54项(其中一等奖3项),获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1项,获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共计187项(其中一等奖40项),获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共计19项(其中一等奖2项),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及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共计47项。2022年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9项(其中重大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9项(含重大攻关项目1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8项。
国际交流上海大学积极推进开放合作,开展了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外合作办学稳步发展。目前,学校已与55个国家和地区的251所大学或机构签署校际合作协议,在校就读的国际学生2837人,来自于全球153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国际学历生2229人。学校被教育部评为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单位、首批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拥有4个科技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学校建有4个中外合作办学学院,并已与欧洲、亚洲、非洲等地区的大学合作建立了5所孔子学院。
荣誉称号上海大学一贯重视党的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1994年以来,上海大学已11次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2009年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2011年、2015年两次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2017年11月,荣获首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2019年4月,荣获首届“上海市文明校园”称号;2020年11月,经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批准,上海大学全国文明校园复查合格,继续保留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2021年4月,荣获第二届“上海市文明校园”称号;2018年11月,上海大学“中华古诗文吟诵和创作基地”入选教育部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2019年10月,溯园(上海大学博物馆)获批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22年5月,钱伟长图书馆入选全国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2023年3月,钱伟长图书馆获批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此外,学校于2007年荣获“全国教育纪检监察先进集体”称号,2010年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上海世博会先进集体”,2011年,被命名为“上海市廉政文化示范点”。
历史沿革建校时期,青云发轫。1922年10月23日成立的上海大学,是中国共产党主导创办并实际领导的第一所正规大学。孙中山、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悉心关怀,于右任、邓中夏、瞿秋白、蔡和森、任弼时、张太雷、恽代英、邵力子、陈望道、田汉等贤达汇聚上大。学校在中国革命史和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彼时享有“文有上大,武有黄埔”“北有五四时期的北大,南有五卅时期的上大”的盛誉。
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大学践行“养成建国人才,促进文化事业”的办学宗旨,成就瞩目,英才济济。杨尚昆、王稼祥、秦邦宪、关向应、李硕勋、王步文、刘华、何秉彝、杨之华、张琴秋、钟复光、丁玲、戴望舒、谭其骧、王一知等都从这里走出,他们中有党和国家领导人,有为国捐躯的烈士,有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有一流的学者、作家、剧作家、诗人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社会科学研究、自然科学普及等方面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奠基时期,育才造士。新中国建立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上海科学技术大学、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与上海工业大学先后成立。三校艰苦创业,周仁、严东生、谢希德、李华、张敬人等勇挑重担,为把上海建成“先进的工业和科学技术基地”,服务新中国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了大批“高精尖”人才和工业技术人才。
再造时期,弦歌不辍。1983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上海市人民政府决定将复旦大学分校、上海外国语学院分校、华东师范大学仪表电子分校、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分校、上海机械学院轻工分校、上海市美术学校等六所学校合并,复办上海大学,要求继承早期上海大学的光荣传统,孟宪勤、王生洪先后任书记、校长。早期上海大学校友杨尚昆、周建人、俞平伯、阳翰笙、匡亚明、施蛰存等纷纷题词来电,祝贺母校“复校”“重光”。
复兴时期,跨越发展。1994年5月,新的上海大学由上海工业大学(成立于1960年)、上海科学技术大学(成立于1958年)、上海大学和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成立于1959年)合并组建。著名科学家、教育家钱伟长院士担任校长,吴程里任书记。钱伟长独树一帜的教育思想和治校方略开创了学校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的新局面,推进了学校各项事业的新发展。学校植根上海,发挥综合优势,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迈入研究型大学行列。
赶超时期,争创一流。学校以列入上海高水平地方大学建设为契机,践行新时代新发展理念,抢抓机遇、锐意改革,追卓越、创一流,努力在世界大学行列中书写鲜明印记,在践行上海城市品格中彰显上大特质。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综合实力进入全球前300,全面开启建设世界一流、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新征程。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3年6月,请以官网为准!
校园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