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600年历史 双兴宫保生大帝踏火日


 

时间:农历三月十三日 凌晨1时至6时许 地点:龙文区朝阳镇西洋村崎岭社

事件实录:法长点起火堆,哪吒鼓乐吟唱响彻天籁,在法长的带领下,众人吟唱着,绕炭火而行……最为过瘾的,还是踏火,社里的男丁抱着小孩,背着进香的贡品,“过火过火,无事尾”(闽南语意为保平安)。

凌晨1:00

700斤木炭点火

冯龙山最早在土埕上出现,他是司事的法长,负责点火,“我们今年用700斤木炭点火”。一个晚上他都在担心哪个环节可能出现疏漏,准备一些必需的工具。

一身红色的清朝服饰,戴古代衙役帽,赤着脚的踏火队员陆续出现在土埕上,仪式前,他们被要求吃斋,以示虔诚。

孩子会被叫醒,背着进香袋子的家人将孩子带到土埕上,老人则携带铁锹,拎着铁桶出现,他们要干什么呢?

凌晨4:00

奏响鼓乐吟唱

持黑旗、摇铃铛、敲长柄扁手鼓、举长刀、敲马锣、击天尺,在冯龙山的带领下,队员绕着热热的炭火开始吟唱请神曲。

夜空下,他们虔诚地绕炭火环行,一遍又一遍,尽情尽兴吟唱,赤脚行走在土埕上,唱腔一会儿急一会儿缓,令人震撼,也让人感到神秘。

冯龙山说,他们从正月初八就开始训练,每个月练一星期,由于请神曲吟唱起来很有韵律,朗朗上口,很多年轻人也喜欢。

清晨6:00

挨个踏火祈福

法长挥舞长刀在空中写了个“水”字,第一个赤脚踢散炭火,踏火而过。

队员紧随其后,接着是抬神像的,最后是社里的村民,年纪小的由长者抱着、背着冲过火堆,家里男丁不在家的,则早已请边上的人将孩子和进香的袋子一起背着踏火。

踏火队伍一过,拿铁锹、铁桶在一旁的妇人们赶紧围抢炭火,她们把铲来的炭火带回家,冷却后,分成多份放置在家里的猪栏、鸭舍、鸡窝、羊圈、牛棚等处,保佑家中六畜兴旺。

昨天(农历三月十三),是双兴宫保生大帝哪吒鼓乐的踏火日。

而两天后,农历三月十五,是保生大帝吴夲(tāo)的生日,为了错开祭拜高峰,崎岭社人在农历三月十三带着贡品,到吴夲的故乡——龙海角美白礁进香,保佑家人平安,子女向学,生意顺利,无病无灾……哪吒鼓乐踏火仪式是社里每年进香前的传统。

原来,这哪吒鼓乐是闽台地区民间信众踏火时的一种古老吟唱表演,借此以求驱邪消灾,明代从道教圣地山西闾山传入漳州,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上一篇:纳西族“东巴舞”

下一篇:《麦兜故事》里的长洲太平清醮抢包山比赛


蚂蚁钢琴网 2008-2025 somall.com.cn 皖ICP备2023010105号
大写数字 热点城市 热点地区 热点街道 热点时间 房贷计算器
钢琴调律 钢琴调音 钢琴调律价格
温馨提示: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24小时举报热线:1805654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