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饭”风俗渐行渐远


  家里有几只大碗,不知从何时起不再用来盛饭,只是盛汤、盛菜,更有一只带蓝箍的大号碗,成了稀罕物,早就将它收藏起来了。现在我家用来盛饭的碗是越来越小,饭也越吃越少了。

我们兄妹小时候适逢自然灾害的非常时期,家里虽然有几只灰不溜秋的大碗,却常常是空的,粮食不够吃,蔬菜供不上,连地里的荠菜、马兰等野菜都来不及生长。记忆中,我们小时候从来就没有填饱过肚皮。

真正能放开肚皮吃饭,是从分田到户开始的,家里分得几亩地,粮食逐渐收得多了,锅里的饭也煮得多了。那时人们的饭量大得惊人,干农活的大劳力,一顿能吃掉一斤以上的饭,够我现在吃两三天呢!

我们这一带有“闹饭”风俗。婚丧嫁娶,生日满月,有喜欢热闹的人(尤其妇女),常常给客人“闹饭”。酒过三巡,客人开始用饭,正吃着,有妇女悄悄地从厨房装满一碗饭,乘人不备,往某客人碗里一倒,那客人碗里本来就有饭,又加了一碗,饭就堆得小山似的,用乡亲们的话说,都阻到鼻子了。只要倒进碗里就得吃掉,这叫给面子。有饭量大的,正中下怀,红汤一泡,筷子扒得弯弯的,饭粒子像输送机一样流进喉咙里,不消一会,又是碗底朝天。大家欢笑,更有人赞叹其饭量。饭量小点的,被闹上了,看看自己碗里的饭,觉得任务艰巨,难,也要吃;不吃,或吃不了,就是没面子。挖了一筷子又一筷子,还是那么多,原来倒进来的一碗饭,是用锅铲子一点一点地压实了的,一碗简直抵得上两碗,甚至三碗。只得加快速度,狼吞虎咽,腮帮子胀得鼓鼓的,吃相惹人发笑。

“闹饭”风俗已成往事。都是饭量越来越小“闹”的。

上一篇:北京人的口头禅:“练”

下一篇:婚事“六礼”


蚂蚁钢琴网 2008-2025 somall.com.cn 皖ICP备2023010105号
大写数字 热点城市 热点地区 热点街道 热点时间 房贷计算器
钢琴调律 钢琴调音 钢琴调律价格
温馨提示: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24小时举报热线:1805654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