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政法职业学院简介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地址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 人气值:0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是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前身为1982年建校的北京市政法干部学校,为北京市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北京市职业院校特色高水平项目建设单位、北京市级示范性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书记员培养基地、北京市民政局指定招录退役士兵首批试点单位、北师大现代远程教育优秀校外学习中心、北京市退役军人职教集团牵头单位等。 官网查看>> 大学高校 公办大学 学校简介 招生简章 科学研究 国际交流 历史沿革 全国高职院校名单 北京市高职院校名单 北京市大学名单 全国政法类大学名单 北京市十大高职院校 基本信息 创建时间:1982年 院校隶属:北京市 院校分类:政法类 学校校训:团结,诚正,笃实,创新 学校类型:普通高等院校 学校代码:12451 学历层次:专科层次 办学性质:公办大学 所在地址:北京市大兴区工业开发区黄亦路2号(大兴校区);北京市朝阳区管庄南街1号(杨闸校区) 学校简介
截至2023年5月,北京政法职业学院现有两个校区。大兴校区(校本部)坐落于大兴国际机场交通圈北翼、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西侧、大兴工业园区(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内,占地约480亩。杨闸校区位于朝阳区常营商圈、CBD东扩重点发展区域内,占地约70亩。设有应用法律学院?安防科技学院?现代管理学院?信息媒体学院?基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6个二级学院,以及北京一带一路法律研究会等知名研究机构。内设机构24个。有图书馆数字资源总量807.68T,数据库52个,电子期刊61.7万册,电子图书140万册,音视频27.8万小时,学位论文752万册。
截至2023年5月,学院开设有法律文秘、安全保卫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社区管理与服务、法律事务、民航安全技术管理等24个专业。安全保卫管理、安全防范技术、建筑消防技术为教育部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认定骨干专业。安保专业群、智慧司法专业群为北京市职业院校特色高水平骨干专业群项目。学院在全国79家法律实务类高职院校专业竞争力排行榜中名列第一,在全国32家政法类高职院校排行榜和全国101家公安与司法大类高职院校排行榜中名列第二。
招生简章北京政法职业学院2023年招生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结合教育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有关规定和北京政法职业学院招生工作实际情况,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学校名称:北京政法职业学院
主管部门:中共北京市委政法委员会
第三条 学校层次:专科
办学类型: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校
颁发学历证书学校名称:北京政法职业学院
证书类型:经教育部电子注册的普通专科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学历。
第四条 办学地址:北京市大兴区黄亦路(团河段)2号(邮政编码:102628)
第五条 学校招生工作严格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坚持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透明的原则,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并接受纪检监察部门、考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监督。
第二章 ?组织机构
第六条 学校成立由相关校领导、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各二级学院院长组成的招生工作委员会,负责贯彻执行国家和北京市招生工作政策规定;审议学校招生计划和招生工作方案;统一部署、协调招生工作;研究和处理招生工作中的重要事项;与上级有关部门和单位协调解决招生工作的重大问题。
第七条 学校招生办公室是实施学校招生工作的常设机构,负责贯彻执行学校招生工作委员会部署的各项工作;编制并报送学校各类及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招生章程和招生简章;组织开展招生宣传;依法依规完成新生录取;配合做好新生资格复查及新生资料统计、分析、归档、其他招生日常事务等工作。
第八条 学校纪检监察部门负责对学校的招生工作全程实施监督。
第三章 ?招生计划
第九条 招生计划的制定坚持“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的原则,由招生办公室按照学校总体发展规划要求,结合各二级学院、相关职能部门提出的建议和上一年度招生工作总结分析科学、合理进行编制。
第十条 学校招生办公室根据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招生计划,按要求制定学校分省、分专业来源计划。学校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根据有关省份的生源、毕业生就业等情况,结合学校自身办学条件制定。
第十一条 招生计划编制完成后,经学校招生工作委员会审议,提请院长办公会研究批准后,报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审核通过后由招生办公室负责向社会公布。
第十二条 学校无预留招生计划。
第四章 ?录取
第十三条 招生录取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严格执行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学校对外公布的招生章程。如遇重大问题,由招生工作委员会研究决定。
第十四条 学校根据各省、市招生计划和生源情况确定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实行平行志愿录取的省份,按100%比例调档。
第十五条 录取采取计算机远程网上录取的方式进行。按照正式公布的招生计划,对达到学校录取提档分数线的考生,结合考生所填志愿,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考核的要求,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经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审核通过后确定录取名单,及时发放录取通知书。
第十六条 按照各省、市高招办依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制定的政策性加分投档政策和规则,接受考生政策性加分投档。
第十七条 总分相同的考生符合同一专业投档条件且计划不足时将按专业侧重不同比较语文、数学、外语科目的成绩,对与专业相关科目成绩高者进行投档录取,单科成绩均相同的同时投档录取。
第十八条 实行“选考科目”和招生改革试点省份的考生,按照生源所在省、市的招生工作文件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专业录取的特殊要求
1.入学后,我校外语教学只开设英语课程。
2.报考安全保卫管理(警务管理)专业的考生要求:①心存梦想,勤奋好学;②注重自我修养;③身心健康,无色盲、色弱且听力正常;④着制服后,身体裸露部位无纹身。
3.报考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的考生要求:①男生身高170-185厘米;女生身高160-175厘米;②体形匀称,无明显的“O”形和“X”形腿,无明显的内、外八字步;③矫正每眼远视力不低于0.5(C字表);无色盲、色弱、斜视;④着夏装时皮肤裸露部位无明显的疤痕;⑤符合民航安全检查员体格检查标准。
4.报考空中乘务专业的考生要求:①净身高:女生164cm~174cm,男生172~185cm;②体形匀称,无明显的“O”形和“X”形腿,无明显的内、外八字步;③矫正每眼远视力不低于0.5(C字表);无色盲、色弱、斜视;④着夏装时裸露部位无明显的疤痕;⑤符合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布的CCAR-67FS中规定的安全员体格检查标准。
第五章 收费标准及资助政策
第二十条 学费标准:6000元/学年(艺术类专业8000元/学年)。住宿费标准:900元/学年。
第二十一条 学生资助政策:
1.根据国家、北京市及我校相关资助文件规定,设立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
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特别优秀的全日制专科生,每生每年8000元。国家励志奖学金用于奖励资助品学兼优、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专科生,每生每年5000元。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或明确纳入政策范围的全日制专科生;国家助学金分两等:一等助学金每生每年4500元,二等助学金每生每年2800元。
2.学校设一、二、三等奖学金、 特等奖学金和进步奖学金,根据学生每学年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情况综合评定。
3.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可通过“绿色通道”办理入学手续。
4.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可持录取通知书及其他相关贫困证明材料,到家庭所在地区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申请生源地助学贷款。也可以自入学开始,经本人书面申请、学院审核、银行审批等程序,办理校园地助学贷款,每生每年可贷款总额依据北京市经办银行确定。
5.学校可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校内勤工助学岗位。
6.学校设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专项奖助项目。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二条 新生持学校寄发的录取通知书及本人身份证,按照学校有关要求和规定的期限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按期入学者,应当在新生报到日期前向学校请假,未经学校同意或未请假逾期两周不报到者,视为自动放弃入学资格。
第二十三条 新生入学后,要进行德、智、体、美、劳全面复查,如发现不合格或营私舞弊、弄虚作假者,予以退回。
第二十四条 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审查和复查。对不符合标准的,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相关规定处理。
第二十五条 学生入学后,学校依据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生管理制度、学籍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管理,按学校制定的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培养。
第二十六条 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010-89269998,010-89269999
学院网址:www.bcpl.edu.cn
招生网址:zs.bcpl.edu.cn
第二十七条 本章程由北京政法职业学院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本章更新于2023年6月,最新章程以官网为准。
科学研究2012—2022年,共完成各级各类科研课题193项,学术论文1349篇,著作(含译著、教材)266部,软件及专利8项。获得全国民族研究优秀成果奖、首都法学优秀成果奖、北京市法学会应用法学研究成果奖等多项奖励。《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位列全国职校法律类学报影响力第一,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全国高职成高学报核心期刊、北京市属社科一级期刊。“北京政法论坛”年度讲座已成为首都政法领域的高品质学术交流平台。
国际交流学院坚持开放办学,为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工作研究会会员。连续三年开办“法律事务专业(国际商务法律方向)学历班”,连续五年开办“在华汉语培训班”。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TAFE北悉尼学院合作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澳大利亚TAFE集团海外合作中国区域北京市唯一项目。
历史沿革1982年,建校北京市政法干部学校。
1985年,学校更名为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1993年,北京市法律业余大学并入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2000年,北京市司法学校先后并入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2003年8月,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与北京市第三人民警察学校合并组建北京政法职业学院。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3年6月,请以官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