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是
可知论是认为世界可以认识的哲学学说,同不可知论相对立。可知不等于预知,可知论与决定论不同。一切唯物主义者和彻底的唯心主义者都主张可知论。
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是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支持可知论的主要是唯物主义者和主观唯心主义者,两者又有质的区别。唯物主义者持可知论主要是基于“一切皆有规律”和“物质不以意识为转移”两个理论归结出来的。而主观唯心主义者认为,世界的本源就是自己的意识,在自己的意识范围内,世界当然是可知的。
辩证唯物主义把实践观点作为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从人的意识和思维的本性、使命及其可能等方面,深刻地揭示了世界可知性原理。可知论的正确性在于承认人的思维无限性,也肯定了实践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哲学
哲学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其所涉略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举凡有关自然、社会、思维和人生领域的重大问题,几乎没有一个不曾归属哲学的研究范围。但这些问题之间又不是无差别的“绝对同一”和“抽象同一”,在哲学的“问题域”中有一类问题是哲学需要着重加以解决的基本矛盾,一切哲学派别在本质上回避不了、必须给予直接或间接的回答,因而是各种问题中最重要的问题,他的解决规约和影响着其他哲学问题的原则、方向的解决。这就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或“最高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存在和物质、精神和思维都是作为哲学的最一般、最基本的范畴而出现的。但严格说来,存在和物质并不完全是同一个范畴。从哲学范畴的逻辑序列来看,存在才是具有最高普遍性的范畴。从逻辑上说,首先要肯定世界的存在,才谈得上探究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存在是概括世界的最大普遍性的最抽象的范畴,又是潜在的包含一切的最具体的范畴,只是其具体性尚未确定的显露出来,因而又常被看做是一个悬而未决的范畴。
上一篇:蜜蜂代表什么人的精神品质
下一篇:大辽是怎么灭亡的